“农村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郭炳德

  “建议城市园的老师们来我们农村园看看,我们真的有许多引以自豪的地方呢!”日前,记者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溧河工业园区幼儿园采访时,该园年轻的园长张娜满脸灿烂地说。

  “宛城区的农村幼儿园已经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记者得知,这是前不久来观摩的南阳市城区的幼儿园园长们发出的赞叹。就连前来调研的南阳市副市长刘树华也惊叹:“宛城区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城区幼儿园。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简单呀!”

  “学前教育犹如大厦建设中的地基,我们怎么加固都不过分!”宛城区委书记庞震凤说,无论在区财政资金怎么紧张的情况下,也要对学前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也要千方百计地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宛城区教体局局长白建强告诉记者,自2008年开始,他们开始对全区新出生的幼儿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幼儿的数量确定幼儿园的设置原则。近五年,全区共投资4000多万元,改造及新建幼儿园89个。仅2012年,区里就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10所标准化示范幼儿园,成为乡村的一大亮点。一位农村幼儿家长主动跟记者说:“我们本想把孩子送到市内上幼儿园,现在家门口办的幼儿园这么好,我们就不再舍近求远了!”

  为了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城区优质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宛城区教体局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一是帮助农村幼儿园制定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实行以城带乡、结对帮扶,使更多的农村幼儿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二是通过互派教师挂职、示范课引领、拜师结对、听评课、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提升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我们的幼儿园,从厨卫设施到孩子们的午休、娱乐设备,都是按照城市示范幼儿园标准建造的。可以说,孩子们在农村上的是城市优质园。”宛城区汉冢乡幼儿园园长胡淑芝,退休前是区实验幼儿园教师,退休后立即回到家乡,把城区园一整套先进管理理念一股脑儿地带回了家乡,使家长们打开了眼界。

  为提高办园质量,早在2008年,宛城区教体局就提出了“一园一品、一园一模”的幼儿园特色发展模式。通过共同努力,如今在各乡镇的中心幼儿园内,都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和设施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幼儿游戏活动和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一个月仅花120元的学费,就能享受到一日一餐一点,还有那么多优质的学前教育项目,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奢望。”一位名叫张冬的母亲感动地对记者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