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扬帆处 风好起航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楠 许修祥 宣伟 刘高彤

  又到了六月,六月的校园再度上演年年相似的毕业大戏。我们把青春和岁月留在了这里,带走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烙上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印记,这所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学校,这所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弘扬办学特色,创新办学模式,努力创建“三位一体”的国家示范性特色高职院校,我们以它为荣,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闪耀光彩,在学校的史册上留下奋斗的足迹,也让学校的天空更加绚烂夺目。放飞梦想,抹去忧伤!放飞梦想,点亮希望!放飞梦想,大声歌唱!放飞梦想,青春绽放,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爱,放飞美丽梦想

  陈楠,女,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1993届毕业生。现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上海美术家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出版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上海新生代书籍设计师。

  “陈楠是一个美丽大方、活泼开朗的学生。”当年教过陈楠的老师和陈楠的同学都这样说。毕业后,陈楠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工作,担任美术编辑。陈楠热爱艺术,喜欢书籍,用心设计,一晃二十年,她与最美的书结缘。在工作中,她与作者交往密切,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尝试用各种艺术手段和创作形式,进行书籍的设计,设法将作品的灵魂渗透到书籍设计中,使形神一致。在陈楠看来,书不单是一本书,也是艺术,是典藏。

  谈到具体的设计理念,陈楠说在封面有限的展示空间中,书名的文字是最重要的设计元素。设计者要通过阅读、思考、了解书籍的整体内容,并通过对书籍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对文字字形展开丰富的形象联想。书籍设计需要成熟的设计,需要有魅力的设计、有情感的设计、有生命力的设计,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为读者所喜欢、所接受。

  2003年8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世界最美的书”主办方——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取得联系,决定举办“中国最美的书”评选,这一举措,开始给陈楠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陈楠设计的《方寸洞天》、《上海FASHION》、《亲爱的宝宝》等近10部作品分获2003~2011年中国最美的书;作品《方寸洞天》荣获“香港印制大奖封面封套设计冠军”、“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整体设计银奖”;“心世界系列丛书”、“贺有直说画”、“shopping大解码”荣获“第七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最佳奖”;更有多部作品获“华东地区书籍设计双年封面设计一等奖”、“上海市优秀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最佳封面设计奖、优秀整体设计奖”。

  陈楠被业内誉为“上海新生代书籍设计师”……

  对母校,陈楠一直怀有一颗感恩的心。2012年,应母校邀请,陈楠承担了《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授课任务。在授课中,陈楠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的对书籍设计理念和感悟传递给学生。在她的课堂上,没有学生迟到早退,更没有学生旷课,同学们被她的精彩所深深地吸引。同学们也在陈楠的课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4名同学的设计作品被上海人民出版社采用。

  当笔者问,陈楠老师,是什么支撑了你这么多年一直从事书籍设计,并且获得了这么多的荣誉?

  陈楠说,源于爱,对艺术的爱,对书籍的爱,对文化的爱,对生活的爱。

梦想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许修祥,男,1995年毕业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专业。目前任北京瑞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修祥学的是印刷专业,刚毕业就被分到北京华赛印刷厂。他的工作和专业很对口,在那里,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之后,他还先后就职于北京多家印刷公司。在有了若干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之后,许修祥选择了自己创业。他凭借着所具有的扎实技术和自信心,成立北京瑞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从2002年投资4万元起家,到目前发展成为职工300余人,年加工产值超过4000万元的大型印刷企业,2009年8月还先后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全国人大机关、中国集邮总公司邮品定点印刷企业资质,并在2013年成功申办为绿色环保印刷企业。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这其中积累的经验和所散发出来的能量是不容忽视的。经验才使自己能够知道现在要做什么,应该怎样领导公司。许修祥对于自己企业的每台机器、每台设备的功能和造价,专业知识和细节都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在他的话语中,透露着创业的艰辛和不易,又焕发着成功的自信。

  许修祥的学生生涯虽不比当今的学生丰富多彩,只是像平静海面上的一朵浪花。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每一位老师的名字。在他的言语中,透露着对老师的尊敬。他说:“当时的学习生活是艰苦的、朴素的、单调的,但绝对不是清苦无聊的。”许修祥回忆起当年的生活,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建议现在的同学们除了课堂之外,还要开拓更多的空间。“在学校生活中能够管理好自己时间的同学,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也一定出色。”

  2009年11月20日,许修祥作为北京瑞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再一次回到母校,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在母校特设“瑞禾奖学金”,以鼓励那些热爱出版、印刷行业并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学习优良的学生。在设立奖学金的签约仪式后,许修祥以校友的身份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互动与交流,讲述了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创业历程。并表示,身为母校的学生令其感到十分光荣,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源自于母校教师的谆谆教诲与技能培养。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扬优良传统,在生活上互相关心,能力上互相促进,学习上互相帮助,刻苦学习,追求真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社会奖学金的积极作用,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梦想不灭 人生前行

  宣伟,男,1998年版专设管系印刷设备工程专业毕业,“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02年考入同济大学,2005年获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亿迪印刷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艾骏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创业中……

  1998年7月,顶着在学校的无数光环和对未来的憧憬,宣伟从版专毕业,在一家中日合资的印刷厂任职。宣伟是第一批进入车间的大学生,但由于与公司同事的交流问题(当时的师傅多是上海本地人,不怎么说普通话)、企业的有些中层领导对大学生的培养也很不重视,在学校的无限风光与工作现实的巨大落差,给宣伟造成的那种压抑很难用言语形容。那段时间,宣伟对自己的怀疑、对未来的迷茫、对现实的无奈,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半年后宣伟辞去了稳定的技术工作,成为一名销售,回想起来这一步迈出是何等的重要。宣伟庆幸自己从一名印刷工转入到销售的岗位,不是说技术的岗位不好,问题是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1999年到2002年三年内的时间,宣伟从一个一窍不通的学生仔成长为一个可以独立完成上千万元金额的项目销售经理,其间经历了太多的辛酸与泪水,但一路走来亦收获颇丰。唯有心中不灭的梦想不断指引他前行。

  有过销售经历的人都知道,成为一个合格销售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勤劳、能吃苦。这何尝不是任何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功是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得到的。

  2002年,在完成一单近2000万元左右的进口设备销售后,宣伟感觉作为一名销售,特别在印刷行业好像已经到了极限,处于对梦想的不断追求,对自我的挑战,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脱产学习半年加入全职考研的大军,每天近14-16小时的学习。同年9月宣伟进入同济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当年的入学成绩是本专业的全校第四名。成功考研,对宣伟最大的影响不是在读研期间学到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对自信心极大的提升。从因为曾经的年少无知不努力,进入一个“从前门可以看到后门”的版专,到“我不输任何一个本科生”的自负进而专科调升研究生,正是梦想的力量铸就了宣伟持续的激情与毅力,完成了凤凰涅槃式的锤炼。

  2004年底将从同济毕业之时,机缘巧合,宣伟加入一家加拿大印刷机械公司至今,从家庭办公、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个拉杆箱的公司开始,一路走来,租OFFICE,销售设备、组建售后团队、创办工厂,实现中国的设备走向世界各地,宣伟的梦想在继续……

心中有梦想 平凡显魅力

  刘高彤,女,1997年毕业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获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个人优秀奖,2009年被出版社聘为高级校对(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刘高彤,在大家的眼中“只是个平凡的出版工作者”。确实,她人很平凡,做的工作也平凡。1997年毕业后,到人民交通出版社担任专职校对,一直至今。校对工作是枯燥的,近二十年的校对工作一线经历,在外人眼里是更加无法忍受的枯燥和寂寞,但刘高彤却不这么认为。她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铸就了一条成才之路。

  不少人认为,做校对么,不就是对照着原稿看校样,“依样画葫芦”再简单不过了!殊不知,要真正做好校对工作,并不简单。出版行业的许多专家都认为,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物批量复制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校对工作的失误,将无可挽回地造成出版物成品的差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