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以至千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区鸟瞰图 学院领导班子出席毕业典礼 省领导关心支持学院建设 部分国家荣誉 部分获奖动画作品 部分获奖影视作品 设施设备

  山西,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大省,孕育出璀璨夺目的历史文明;浩浩黄河,激荡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山西传媒学院,吸吮这片神奇热土的钟灵毓秀,秉承源远流长的三晋文化,创新传媒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风雨兼程走过了30年的辉煌历程。30年含英咀华,30年改革创新,尤其是学院正式确定申报建设本科院校目标的6年来,抓住高等教育难得历史机遇,大跨步、稳规模、强内涵,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专任教师增加了120%,高级职称教师增加了194%,在校生规模增长了50%,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了112%,馆藏图书增加了230%,土地面积增加了844亩、建筑面积增加了25万平方米,办学实力日益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4月18日,国家教育部门正式批准在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山西传媒学院。

  把握发展的历史机遇

  山西传媒学院前身是1983年创办的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原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门,1990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成立国家广电部管理干部学院,是全国仅有的独立设置的广播影视类成人高等院校,1991年开始招收成人大专学生,2000年划转山西省管理后,招收全日制大专学生。

  2007年前后,学院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山西省文化强省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但文化人才总量有限,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尤为紧缺,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二是山西省在《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文化专业人才,加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文化专业建设,筹建传媒、艺术类本科院校”。三是山西省提出抓紧国家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历史机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同时,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那就是作为成人高等院校,在基本完成所承担的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任务后,面临着改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人教育已不能满足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另外,受到土地和编制的约束,学院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

  面临挑战和机遇,学院党委详细论证、科学决策,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发展改革领导组,对发展定位、工作思路等进行专题研究,逐步明晰发展目标。2007年1月,学院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正式提出提升办学层次,创建特色鲜明的传媒类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

  接下来,学院领导班子着手对基本办学条件进行摸底调研,全面掌握各项指标数据,为下一步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学院当时编制只有200个,师资不足150人,土地面积还是建校时的207亩,资金有限,学科方向和办学理念与建设本科院校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007年4月,为理清建设本科院校的思路,学院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如何办好高等教育的大讨论,以开放的思维方式统一教职工的思想,明确提出任务要求。

  有了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教职工信心百倍、热情高涨,全身心投入到建设一所全新的传媒类本科院校的工作当中。学院编写了改制升本的政策、数据资料组织学习,召开提升办学层次工作研讨会暨动员大会,改制升本深入人心。

  之后,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的规模、机构、编制、职数等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办学规模增加了3000人,编制增加了284个。2011年,学院获得建设用地844亩,彻底解决了土地不足的问题。

  6年间,学院不断提升内涵,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创作不断取得成绩,新增10个专业及专业方向,新建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成功申报建设了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山西省高职高专动画示范实训基地,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6年间,承担省部级课题58项,发表学术论文593篇,出版教材、著作100部,其中14部被确定为教育部门规划教材,2部教材被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完成创作成果1400部(集),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1项。

  6年来,学院累计筹集各种专项资金6.7亿元,其中人才引进投入40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投入2700万元、图书购置投入400余万元、建设投入5.7亿元,建筑面积增加25万平方米。学院总体办学条件逐步达到本科院校设置标准。

  6年间,学院从管理机制入手,通过教代会、党委会、院长办公会、校务公开等措施,使学院的工作思路第一时间与教职工见面,不断听取教职工意见。几年来,学院领导无数次奔波于国家和省内有关职能部门,为学院争取发展空间,申请、申报、说明等材料堆积在他们的办公桌、床头甚至车上,在最后冲刺的关键一年中,教职工几乎全部放弃了周末和假期,有的甚至经常加班到午夜。短短6年,学院真诚、凝聚的创业精神,积极务实的管理措施和工作成效,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认可,获得了发展的宝贵资源。

  2010年5月,山西省教育部门正式向省政府部门提交关于申请筹建山西传媒学院的请示。7月,山西省政府部门下发关于同意筹建山西传媒学院的批复。2012年9月,山西省政府部门正式向教育部门申请建立山西传媒学院。12月16日至17日,学院接受了教育部门高校设置专家组的考察评议。2013年1月18日,通过了教育部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评审。至此,圆满完成了建设、申报、迎评等改制建立山西传媒学院的各项工作。

  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建设传媒本科院校,困难重重,但学院始终将困难视为机遇。确立建设目标后,学院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坚持面向传媒行业及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积累了一整套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了行业特色突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体系独立完整,机制科学灵活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系,明确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效益显著”的办学方针,提出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内涵发展战略,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以高标准要求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和学院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培养现代化传媒人才。

  学科专业特色

  在多年办学积累和行业专家论证相结合的基础上,学院明确了自己的发展定位,确定了“行业调研、综合论证、科学设置”的原则,按传媒和高等教育最新理论和要求,不断完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开设了27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形成了具有传媒特色、基本满足广电传媒、动漫创意产业岗位群需要的专业体系。其中,影视动画被确定为国家精品专业,影视动画、电视摄像专业被确定为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主持与播音、影视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时,拥有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多门。

  师资队伍特色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学院的建设者们深谙此意,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坚持专业、高端、实用的原则,并注重从行业一线引进人才。多年来,逐步建成由享受国家津贴专家、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教育部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联系专家、山西省教育部门党组联系专家、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及优秀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以及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为站在行业发展前沿,实现办学理念超前的目标,学院还聘请王铁城、余秋雨、王伟国、白岩松、冯巩、刘佩琦、贾樟柯、贡建英等近百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兼任教师或客座教授,一同研讨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为科学研究、影视创作和专业设定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并定期来院授课和指导论文答辩。

  人才培养特色

  传媒行业需要既掌握技术操作,又懂得艺术创造的人才。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将艺术和人文教育有机地贯穿到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始终坚持“理论超前,能力同步”的理念,探索符合传媒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与行业结合紧密、专业特色鲜明、体系独立完整、机制科学灵活、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为毕业生走出学校、成就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校以来,学院为全国广电传媒行业培养和输送了传媒人才万余人,分布在山西各地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及全国部分省市县广播影视机构、动漫创意机构及相关文化单位,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中央电视台动画有限公司的业务骨干,大多为学院毕业生;西藏自治区一半以上市、县电视台台长均为学院定向培养的毕业生。涌现出以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秘书长、央视动画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军等为代表的优秀动画人才,以中央电视台时政部记者李东、新闻评论部总摄像康锐等为代表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摄像、中国电影金鸡奖优秀摄影奖获得者孙明等为代表的优秀摄像人才,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栏目主持人戎霞、山西卫视新闻主播雷霆等为代表的优秀播音员和主持人……毕业生以“敬业精神好、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而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连续10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因此多次获得山西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