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对口支援地震重灾区青川县的教师教育工作 毕业生代表与老师们在一起 2011年参加全国大学生首届曲棍球锦标赛获乙组冠军

  从1976到2006,30年的办学历史艰辛备至;从2006到2013,7年的本科历程苦乐并存。自1976年建校以来,四川文理学院为地方培养了40000余名合格大学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特别是2006年升本以后,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在全省、全国各类赛事中捷报频传、风光无限,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提升,生源质量越来越高。

  一所地处革命老区的新建本科院校为何能创造如此卓越的办学成绩?答案是:四川文理学院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发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创业精神,用火热的情怀上下求索,用炽热的斗志一往无前。当前,这所学校正以奋进的姿态和务实的心态,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而开启新的创业征程!

  历史——

  长期艰苦创业,终于成为川东地区仅有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川东门户达州市。这里地处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二大苏区。当年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上世纪20年代,被称为“蜀中三杰”的四川籍上将张爱萍、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原四川省领导杨超曾在学校的老校区(原达县中学堂)求学并走上革命道路。

  四川文理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改制于清末的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是当时四川省较早的几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1978年经国家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行列,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本更名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四川东部仅有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

  群山迤逦,沟壑纵横的川东大地,有达州、巴中、广安、广元四个市,人口1800万,区域内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和特色农副产品产地。但经济基础较薄弱,发展相对迟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要在这里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实属不易!

  办学基础薄弱,建设资金匮乏,师资队伍不稳,犹如“三座大山”严重地困扰着学校的发展。但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校领导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群策群力,2006年由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为四川文理学院,实现了老区人民多年的夙愿。

  如今的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由四川省政府部门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800亩,其中莲湖校区692亩,校园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9000人,生源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现有本科专业37个,是一所以文、理、工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文理学院将继续发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按照“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力争把学校建成办学质量优良、地域特色鲜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扩校——

  文理学院缺钱,但文理学院人不缺精神

  长期以来,四川文理学院的校园面积仅68亩,是当时四川省少有的“袖珍”高校。这成了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本世纪初,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高等教育大发展需要,时任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广大师生的热切期盼,紧紧抓住达州市四大班子西迁、加快发展西外新区的历史机遇,及时提出了征地扩校、开辟学校新的发展空间、把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发展构想。

  蓝图一经绘就,师生众志成城。在省政府部门、省教育部门、省发改委和中共达州市政府部门、市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几经选址,终于在2001年初在通川区西外镇一次性规划1200亩土地(首期征地692亩)建设新校区。新校区位于凤凰山麓,紧靠风景秀丽的莲花湖风景区,因此命名为莲湖校区。

  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更是捉襟见肘。面对种种困难,四川文理学院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迎难而上,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学校领导班子千方百计通过银行贷款、委托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等途径筹措资金,并从正常行政运转经费中挤出1.5亿多元(教职工人均超过20万元)投入新区建设等相关工作。

  2002年春,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破土动工。随着一声炮响,山崩地裂、石破天惊,在这片三条沟、两道梁、高差达70多米但充满希望与朝气的热土上,四川文理学院开始了又一次艰难创业之路。

  多少个日出月落,多少个寒来暑往,负责新校区建设的领导和员工在这里挥洒激情,开山辟地、挖沟填壑,建造房屋、植树种草。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们以惊人的毅力、豪迈的情怀和超常的付出,终于在2004年实现首批学生顺利入住新校区。

  在扩建新校区的日子里,学校领导班子精打细算、精心安排、周密计划,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充分发挥了资金效益,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在新区建设最艰难的时候,学校教职工在自身收入不高的情况下,纷纷拿出少有的储蓄,共捐资20余万元为学校购买花草树木;不少校友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学校捐钱捐物,解学校燃眉之急。

  时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的孟兆怀奔忙于新区建设和筹资工作中,多次累病住进医院;副校长苟坤俊、新区建设处处长朱洪亮常年泡在工地上,终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分管新校区建设的副校长张志远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常年奔波在第一线;2007年新任领导班子赴任后,为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而奔走呼号,他们还多次率领机关职工挥汗如雨,种树栽花,绿化校园。

  如今的四川文理学院校园开阔大气,建筑错落有致;校园内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是达州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截至2012年底,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历经艰辛,完成项目投资4亿元,房屋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运动场3万余平方米,绿化校园约226亩,为学校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文理学院校长说,学校的创业过程十分艰难,广大教职工为此作出了极大牺牲,收入长期处于全省高校最低水平。但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老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家毫无怨言,不坠青云之志,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发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使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川文理学院能走到今天,凝聚了历届领导班子和师生的奉献、心血和汗水。省教育部门一位领导来校调研时曾感慨:“四川文理学院缺钱,但不缺精神!”

  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凤凰涅槃般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新校区的建成,让四川文理学院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专升本的实现,则让四川文理学院的办学进入了内涵发展新时代。

  2006年升本后,四川文理学院将办学类型定位为“教学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并确定以本科教育为主,逐步减少专科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创造条件举办地方经济社会急需的专业硕士教育

  如果说办学定位关系到“办什么样的大学”,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就涉及“育什么样的人才”。升本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顺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潮流,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的1、2号文件,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管理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为要务,教学改革热火朝天,呈现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喜人局面。

  升本之初,部分教职工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办专科的阶段,一时难以适应本科办学的需要。四川文理学院领导班子及时把工作重心从抓新区建设和专升本工作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组织开展“从专科到本科、从师范型到多科型转变”的大讨论,学习国家对本科办学的要求,带队赴省内外本科院校学习,邀请本科院校的领导和专家来校作讲座,更新教职工的思想观念,强化本科意识。

  2010年,四川文理学院借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的东风,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的有关规定,再次强化教职工的本科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国家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提高质量的重大转折时期,四川文理学院把工作重点转到全面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实现工作重心的移转。

  2012年,四川文理学院迎来国家教育部门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这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该校6年本科办学历史的一次重要检验。

  四川文理学院教务处负责人说:“高校本科迎评犹如凤凰之于涅槃。我们曾经克服艰难困苦,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如今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这是学校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