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不能“离农”、“弃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在规模、形态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教育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然而部分地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口号下,教育管理中出现了“离农”、“弃农”等“去农村化”倾向。一方面,实施“农村教育城镇化”运动,撤并乡村学校,把重点力量、资金投放在城镇,建设高度集中的教育园区;另一方面“冷漠对待”乡村学校,对尚存的农村学校投入少,对乡村教师关注少,透露出“农村学校消失是早晚的事情”的潜台词。这种消极管理弱化了农村教育,客观上已经造成了投入少导致条件差,继而引发质量低,最终被撤并的循环怪圈。农村教育究竟应该“如何看、如何管、如何才能管好”?这是县域教育管理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杨润勇

    近年来,我国开始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这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不仅引发了农村教育的新变化,也给地方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口号下,部分地区教育管理出现了“离农”、“弃农”等“去农村化”倾向。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规模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减少,各级各类学生流动日益频繁,“进城就读”人数日趋增多;农村学校不同程度萎缩,学校班额减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空壳学校”;农村教师队伍受到冲击,优秀教师“孔雀东南飞”现象增多;农村办学条件改善步伐放缓,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受阻……这些问题相互关联,构成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新特征。

    从管理层级上看,由于农村教育特指乡村地区的教育,主要存在于广大的县级区域,因此县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定位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毫无疑问,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新特征、新变化,给农村教育管理带来了新问题、新课题。

    对农村教育“如何看、如何管、如何才能管好”,成为地方教育管理中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口号下,教育管理中出现了“离农”、“弃农”等“去农村(教育)化”倾向。如把“城乡一体化”简单理解成“农村教育入城、进镇”,把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演化为“消灭农村教育、农村学校”,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运作成“集中办学、规模化办学”。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实施“农村教育城市化”运动,撤并乡村学校,把重点力量、资金投放在城镇,建设高度集中的“教育园”区;另一方面“冷漠对待”乡村学校,对尚存的农村学校投入少,对乡村教育、教师关注少,透露出“农村学校消失是早晚的事情”的潜台词。

    可以说,这种对农村学校的消极管理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弱化、短缺的消极影响,客观上已经造成了投入少导致条件差,继而引发质量低、最终被撤并的循环怪圈。对农村学校的轻视甚至冷落,反映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中急功近利的浮躁。

    农村教育依然是教育管理的“重头戏”,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进行再谋划。

    新形势下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能,切实重视农村教育,以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式统筹区域教育,加强而不是削弱对农村学校的管理。

    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意义,我们应该进行再认识。农村学校不会如有些人“断言”的那样“彻底消失”,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一方面,从发展进程看,根据国际发展经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2011年,农村小学、初中学生分别占全国同类学生总数的73.7%、71.7%。可以说,在教育分布上,农村教育还占较高比例。另一方面,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与城市相比,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义务教育学校与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质量还有待优化,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农村教育不能持续薄弱,短板必须尽快补齐;城乡教育差距不能再扩大化,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很重。农村教育的滞后必然会地影响到区域内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继续把农村教育置于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不错位、不动摇。

    同时我们还要对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再谋划。首先,要遵循“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合理规划好农村学校。没有农村教育,就无所谓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没有好的农村学校规划,也无法推进一体化发展。其次,要探索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探索城乡互补的新机制。另外还要对已经形成的区域教育规划作出必要调整,坚决摒弃“去农”、“离农”的倾向,突出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

    农村教育改革需要再深入,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需要实施政策再倾斜。

    在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办好乡村学校,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更要实施教学改革,以质量提高农村教育吸引力。与此同时,要切实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打破农村中小学封闭办学的现状,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实施“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体育活动等功能,丰富区域内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化农村地区教育综合改革,切实强化教育服务“三农”功能,加强乡镇学校建设,强化发展涉农职业教育,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要实施政策再倾斜。农村教育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补齐其中诸多薄弱的“短板”,是防止城乡差别扩大的现实之举,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实施城乡统筹过程中,需建立和完善各项帮扶农村教育的制度,向郊区、边远民族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教学点)倾斜,向农村困难群体子女倾斜,从根本上弥补不同区域、学校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与此同时,要着力补足农村教师队伍的短板,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倾斜政策,有计划地培养“本土型”、“骨干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区域内城乡教师互动机制,城镇教师要派下去,农村教师要进城来,确保教师流动的效果;要对农村教师的编制设置、评奖晋升、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实施倾斜政策,增加农村教育岗位的吸引力,形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农村教育既是地方教育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地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重视农村教育,在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中大力实施创新改革,才能实现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整体质量的战略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