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虹 教育如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丛滨校长

    教育要唤醒学生生命的意识,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丛滨

    渤海之滨,梭鱼湾畔,矗立着一所知名学府——大连市第八十中学。学校创建于1978年,位于甘井子区中部,环境幽雅。1996年,搬进崭新的教学楼。2003年,成立八十中学分校和小学部。2012年,增设八十中学附小新华部。如今,八十中已发展成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学生3300余人,教职工207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省市优秀教师6人,市级品牌教师2人,市区骨干教师29人等。

    大爱无疆,教育留痕。学校荣获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生命教育示范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国家“健康促进学校”金牌,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教育科研百强校,大连市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德育先进学校、市模范学校、市实验教学优秀学校等殊荣。

    开放办学,特色发展。2009年,全国新形势下特色建设现场会在八十中召开;同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上,丛滨校长作了主旨发言;2010年,在庆祝改革开放30年教育表彰大会上,丛校长作了题为《行走在生命教育的大道上》的大会发言;同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三届初中校长论坛上,丛校长作了《教育,让生命更具活力》的发言;2011年,全国初中名校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八十中举行;“2011全国生命教育大会”在昆明召开,八十中荣获生命致慧优秀单位奖,丛校长应邀作了题为《教育要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的发言。近年来,八十中吸引了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港台地区以及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湖南、吉林、黑龙江、辽宁等中外多个考察团前来参观交流。

    生命教育——放飞生命的绿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丛滨校长始终在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等核心命题。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上下求索”的精神,厚积薄发、广征博引、吸纳古今,终于走上了“生命教育”的漫漫征程。丛校长认为,教育最大的功能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生命智慧,激发人的生命活力,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创造人的生命质量。

    2006年8月,丛滨任大连市第八十中学校长。凭借着对教育本质长久的思考与摸索,纵览学校的发展大局和师生的现实特点,他高屋建瓴地将“生命教育”升华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课题研究牵动的方式与现代教育接轨。“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是八十中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质量,激发生命潜能,实现生命价值”是丛校长对生命教育意义的深刻诠释。在八十中生命教育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和而不同,泰而不骄”的办学理念也应运而生。“和而不同”旨在要求学生和睦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追求和谐,包容差异。“泰而不骄”告诉学生要泰然自若,不要骄矜之气。把脉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八十中向往的是师生生命的律动,而不是仅仅把目光盯在分数上。

    如何践行生命教育,让教育彰显生命的本色?丛校长一直在努力,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营造生命化校园。在校园环境设计中,学校力争启发生命的智慧,展现生命的缤纷。高雅舒适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的身心健康、生命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研发生命化校本课程。丛校长谈道,任何教育思想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得到系统的传播和实现。为此,学校研发了以“生命教育”必修课和人文、艺术、健体、科技、文学等五大类选修课为内容的,“双线并行”的生命化校本课程体系。这势必为学生做回自己、张扬个性搭建了舞台。所谓人人有才,个个成才。孩子们兴趣所致,各取所需。锻炼了能力,激发了潜力,树立了自信。

    ——打造灵动高效的生命化课堂。丛校长坚信,要让课堂迸发生命的活力,就一定要解放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观念指引行动。在他的倡导下,课堂上,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有效学习。教育的圣火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生命在润泽中前行,在丰富中完善。向前一小步,超越一大步。八十中的活力课堂是“道德的课堂”、“生命化的课堂”、“大美的课堂”。

    ——以体验式主题活动育人。在丛校长看来,“体验、实践式”活动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先后与大连市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生命质量和终身幸福奠定了基础。

    ——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多用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人才。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学校开展了“争星创牌”活动。遵循学生心理、生理规律,设立礼仪星、乐学星、自律星等奖项。让每一朵花都绽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得到展示。

    丛校长指出,生命教育不是生命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教育需要生命,生命需要教育”的融合。它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生命教育特色工程的实施,使八十中逐步构建起生命教育的整体框架。栖息教育,放飞生命。师生们在宽松、民主的人际关系中,感悟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互动,学习平等、博爱、感恩、尊重的人间大义,体察生命的奥秘和宇宙的法则。

    尊重教师 关注幸福指数

    一直以来,教师都扮演着“红烛”、“人梯”的角色,在学生的背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据调查显示,多数教师工作压力大、幸福感缺失。对这一问题,丛校长早已开始关注。他认为,教育是一项用生命唤醒生命的工作。如果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就无法以自己积极的生命去影响、感化学生的生命。作为校长,要把教师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让他们切实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并把这种幸福直接传递给学生。从这个层面上讲,成功的教育管理就是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为此,丛校长双管齐下:为所有教师提供人文关怀;满足每位教师的发展需求。 

    ——人文关怀,让教师感受集体的温暖。学校为教师建立了教工之家。教工之家设有健身房、台球室、舞蹈室、咖啡屋等。工作之余,老师们常常会到那里坐一坐;或看书、备课,或聊天、健身。这就为缓解教师身心的疲劳创设了一个惬意的空间。

    2007年,教代会提案中部分职工反映:班主任早读跟班,不能按时就餐。一些教师长期空腹工作,影响身体健康。这一提案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经教代会讨论后,学校决定,每天为全体教职工免费提供自助餐,并且早餐质量逐渐提高,加餐范围逐步扩大。一位老师说:“加餐的事本身并不大,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学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

    只有舒心工作,才能潜心育人。学校时刻惦记着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校工会“急人之困”,对教职工承诺“三必谈”和“四必访”,深入实际为教工排忧解难。八十中的这一系列“贴心”举措,让教师们可以时时感到关心,处处体味温馨。

    ——满足需要,让教师体验工作的幸福。丛校长认为,对教师来说,工作量少一些、工作任务轻一些或者不干什么活,并不是真正的幸福。教师真正的幸福是得到领导的器重、同行的尊重、家长的敬重、学生的喜欢。教师要想有尊严的活着,必须要用作为求地位。所以说,教师最大的需求,就是如何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作为学校,则应提供个性化培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之需。

    八十中反思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分析节点,梳理需求,总结归纳。针对教师职初期、能力建构期、热情与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等,分层分段对教师进行菜单式校本研修。此外,学校参照教师的行为动机和目标设置,将其个人需要、期望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平台,激活动力,拔高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在成长成熟的快乐中追逐梦想、把玩幸福。

    用责任与爱心点染生命的辉煌

    管理有人治、法治和德治。那么,学校理想的管理状态是什么样的呢?丛校长如此描述:从领导到员工,每一个人都能以校为荣、以校为家。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和特色,深深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并自然地表露在日常的言语和行动中。换言之,每个人都对学校的现在、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拥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因此,八十中采取了精致化的管理模式。精致化管理是精细化和人文化管理的整合。简单说,在细节操作的同时,力促每位教师个人风格的形成。呼唤名师,成就品牌。在管理的过程中,渗透人文因素,体现人文情怀。

    学校该给孩子什么?丛校长说,学校该给孩子阳光,就该让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丛校长在《我的学习观》中写道:昨天,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今天,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培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才要从生命教育入手。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提倡“绿色”升学率。即不以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人生为代价换取升学率。师生的生命质量就是教育质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