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昌盛和军队强大的基石,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关系到军队建设的未来。当今世界的竞争,从表面看是经济竞争,其核心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竞争,但本质上是教育竞争。当前,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以联合作战、联合训练、联合保障为重点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加快转变,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速推进,新一代军事医学由传统的伤病医学向特勤医学、健康医学和能力医学全维拓展,对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三军医大学面对当今社会学习型、创新性、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信息化、加速度、高效率发展特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建设世界医学名校,推进创新教育,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是指通过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主体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唤醒和满足学生主体充分发展的教育。它的实质是更加注重人的主体精神,更加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展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客体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活动和知识建构与自我建构的过程。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必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我认知,而非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通过建立平等交流、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知识传播、智慧启迪、能力培养、精神熏陶和人格塑造中的导学、导行和导向作用,培养学生反思批判、提问质疑和求知探索的思维习惯,保证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质量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到国际教育坐标系中去比较,用国际标准、世界尺度来衡量,把质量意识体现到教书育人的每项工作、每个细节,融入到教育过程的各环节、各要素,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重要品质和工作习惯。

    从不同教育对象类型来讲,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和培养能力有机统一起来。本科教育,既要打牢“三基”,又要注重讲原理、讲方法、讲历史、讲前沿,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独立思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尊重科学,但不满足已有结论,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尊重传统,但不盲从传统。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加强一般的文献查阅和实验技能的训练,更要加强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使他们充分理解现代科学的缘起与演进,准确把握当代科学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按照“基础研究世界第一,应用研究效益第一”的原则,学会选题、学会设计、学会实验、学会创新。军队任职教育,不仅要讲授新知识新进展,更要紧贴武器装备发展、紧贴部队作战训练、紧贴岗位职责要求,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岗位任职能力和任职发展能力。

    二、学校教育由单纯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

    第三军医大学创新教育注重建立研究性学习过程,将学习与科学研究过程有机结合,激励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和塑造能力。一是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总体目标上,应当培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军精武品格,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能够适应国际社会和战场环境,具有自我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等共性特征。在具体目标上,应当切实可行,有的放矢,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对照执行。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制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非常具体,逻辑清晰,又具发展性,我们应紧密结合医学生培养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形成我们自身的设计思路,建立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种以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在宽松自由的教学和学术环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探索创新的培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创新内涵,更加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全面发展,更加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是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以文化繁荣和发展作为基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办一种文化,要大力弘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术风气,大力弘扬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学术风范,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学术风度。鼓励师生同台竞技,共同探究高深学问,在课堂内外,在有形与无形,在显性与隐性,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然浸润,源源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三、教师教学由单纯接受性教学向创新性教学转变

    创新性教学不单纯是为了“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尤其是乐学、善学和会学。一是建立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以提出问题为先导,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为特征,设置科研或临床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解释,再设计实验或者病例分析进行验证,最后总结出规律和特点。第三军医大学按照完整的科学发现和临床处置过程展开教学,既兼顾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组织教学的优点,又促进学生进入实验室、病房、图书馆和社会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向学生全面开放教学科研和医疗资源。要打破教科书的“垄断”地位,推荐国内外优秀教学参考书,阅读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参加临床病理讨论和典型病例分析,学会写综述、做演讲。要改革考核评价方法,课程考试除标准答案外,可以有第二个答案或多个答案,甚至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认知判断,做出不同于标准答案的独具视角的新答案。要在教学过程、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传授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极大地焕发师生创新热情。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要区别于自然科学教学,科学追求真,文学追求善,艺术追求美。自然科学教学重在“知识重建”,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重在“价值重估”,其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都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概念的掌握和知识的讲授,而在于通过教师对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文明行为和心理健康以及生活体验等进行正向评价,引发学生从思想深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进而内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人文与艺术的有机融合,造就对“真”有追求,对“善”有理解,对“美”有感受的全面完善的人格。二是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是多元和系统的。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因材施教,选择适合的方法。只要是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就是好方法;凡是达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的课堂,就是好课堂。据了解,中国留学生学习难题之一,就是几乎从不参加课堂讨论。其原因固然有文化差异和语言因素,但根源还是在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学生不愿问、不敢问,怕同学笑、怕老师骂。教师不愿被问,怕被问倒、怕丢面子。师生互动,是提高知识水平、触发创新灵感、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国外大学生课堂发言要记入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达25%-50%。我们应该让课堂多点各抒己见,使课堂发挥论坛作用,让教室充满雄辩激情,使学生具有学者气质,而不是沉默寡言、人云亦云。因为,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让优秀学子焕发学习激情,迸发智慧之光。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最关键的是要拥有一批名师名家、大师大家。教师的学术水平、治学风范、为人修养,甚至教师的一句话,都将成为学生的创新动力并为此奋斗终身。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介绍自身经历时说,他研究数学的直接动因是源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句话:“谁成功研究出哥德巴赫猜想,谁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就是这句话激发他为之奋斗20多年,直至获得成功。教学,是教师称其为教师的前提,是大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科研,是教学发展的基础,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就远离了科学前沿,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名师既是教书育人的典范,又是科技创新的先锋,广大教师应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竞争为荣,倡导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师生相处,教学相长,以更高标杆和世界眼光,在追求卓越、追逐一流中成就名师大师,以宽广胸怀和非凡气度,在教书育人、孜孜不倦中彰显大德大爱。

    四、学生学习由单纯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人类学习是一种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经验的文化活动。第三军医大学注重创新性学习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获取新信息、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闻道在先,无形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教师与学生中间那堵墙还没有完全拆除。学生和教师一样,也是未知领域的探究者和反思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在教师引导下,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师生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用“世界因我不同”激励自己,追求梦想,用“世界因你不同”激励他人,发掘潜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二是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推进创新教育,一个先决条件是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把时间留一部分给学生思考探索,把空间留一部分给学生施展才华,把舞台让一部分给学生自由发挥,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说教式讲授,知识让学生自己消化吸收,真理让他们重新发现。同时,学生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利用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弥补不足,扩展新知,拓宽视野。三是学生要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是学生自我发展和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大学教学少而精、多而快,学生要掌握自主性学习、结构性学习以及创造性学习的方法。要学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掌握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做到导学、自学、博学和活学。要组成学习团队、兴趣小组,围绕关注的重点难点和感兴趣的问题,主动探索,大胆求证,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和临床实践。学生毕业后将所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因此,学生们从学校带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毕业论文,而是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研究和发现真理的经验,还有科学家的宽广胸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