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一中 伴我一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正门 浑南一中“问题·生态·潜能”(QEP)学习模式结构图 雷军校长指导QEP课堂 青年宣誓仪式 校健美操队 学生文艺演出 教师校本教研

    辽宁省实验中学浑南一中,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盛京、沈阳母亲河——浑河的南岸,是经省教育主管部门与沈阳市批准,由浑南区政府投资建设,引进与创新辽宁省实验中学教育品牌,采取名校管理、联合办学模式,于2009年5月创办的一所公立初中义务教育名校。建校伊始,浑南一中就确定“生态教育”的办学理念,确定“素质全面,特长突出,身心健康,成绩优异”的办学目标和“活力一中,魅力一中;文明一中,勤奋一中;学术一中,思想一中”的校风,以生态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逐步创建发展至今。浑南一中的生态教育把整个教育过程看作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依赖系统内部的合作交流,差异互补,互相促进,使得教学主体得到不断发展、延续和提升。遵从生态教育的两大支撑体系,即“三行”师生成长体系和问题·生态·潜能(QEP)教学体系,四年来,“生态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诉求,已经渗入学校的整个运转系统,融入师生的心灵深处……

    浑南一中把做学生一生的恩人作为不懈努力的目标,“一片丹心随世古,千声赞语颂师恩”。

    正值教师节来临之际,2009级8班的刘昱伽同学回母校看望,感触颇深,她回忆说:“2010年初二的上学期,我转学来到了浑南一中,惊奇地发现,老师的讲台竟是我们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原以为老师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发现老师不过是比我们年龄大一些的朋友。我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成为了我们班级中的语文学科长,我觉得很开心。走在浑南一中教学楼的走廊里,同学们积极的讨论声,无数个‘为什么’神秘而又智慧。记得有一天语文老师出差了,校长拿着听课笔记走进我们班里时,我正在与一位同学争论一道语文选择题,以至没有注意到校长的到来,直到同桌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昱伽,‘校长来了!’校长问我们在讨论些什么,我把争论的这道题一五一十地跟他解释,并把我的笔记拿给他看,校长显然也很高兴与大家一起,耐心又细致地跟我们讲解。那段时间,我们自主预习、自主展讲和板演,很好的完成了这段时间的语文学习,等到语文老师回来的时候,我们又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拿给她看,她并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而是和我们探究起来,有效的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我越来越喜欢学习语文语文成绩也在不断攀升。生态教学让我们有了更多自主的舞台,在那充满阳光的讲台上,我感受到了生态教学的魅力!”

    刘昱伽同学只是众多毕业生的缩影,她对母校深深的感恩之心,源自她的切身体会。一中人历经四年时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也有了自己的诠释:如何做学生一生的恩人?

    理念文化:指引航行的方向

    幽雅的校园环境,熏染着每一位学生,如同一棵棵幼苗,竞相茁壮成长;中西合璧的校园文化陶冶着莘莘学子,孕育着学生健全、尚美、乐观、求索的人格,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滋润着成长中的学生。

    美丽校园

    浑南一中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中西合璧”的教育教学理念,浸润人文主义关怀。校门外校名石正面书“浑南一中”。背后刻有浑南一中创设记:“时应浑南新区之邀,以省实验中学之名创设浑南一中,秉先进之理念,承实验之传统,创新教育之道路,立新教育之楷模,遵伴我一生之导训,育华夏之栋梁”。下方刻有浑南一中青年誓词——“秉持博爱 恢弘友善,濡染千载 自强不息,尊重劳动与创造 崇尚真理与科学,立足全球,放眼宇宙,振兴中华 服务世界”。立校之基、办学特色、奋斗目标、学生责任镌刻进一中师生的心中。

    走进学校大门,门内侧装饰有文化墙,墙壁上刻有分别警示教师和学生的《师说》和《劝学》篇,采用灰墙镂空字体,庄美稳重。学校特别制作并悬挂了自撰或复制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各种书体的名人对联,让经典浸润学生们的心灵。

    学校主题广场中西合璧。孔子主题广场,正中立有铜铸孔子圣像,圣像周围立有影响世界发展的八位伟人圣像。北侧置有文化石,儒家“仁爱”、“有为”、“和”伴着鲜花青草气息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一中青年。儒学主题广场北侧置有米开朗琪罗的杰作——“大卫”雕像。孔子主题广场南侧,临近运动场建有法国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为1886年的国际博览会而设计建造的埃菲尔铁塔的缩微模型。旁边立有爱神丘比特和月亮女神的雕像。铁塔直指苍穹的探求态势与丘神的委婉婀娜映衬生辉。学子林,草坪中堆叠有发人深思的文化石,东侧建有老子主题广场,立有老子雕像。既采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又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致虚守静”、“无为而治”的道学思想。教学楼外墙悬挂有“唤醒心中的巨人”校训,以及师生“浑南一中,伴我一生”的共鸣。 

    教室艺术

    学校功能教室齐备,新区政府按照五十年不落后的目标进行建设,学校先后建成并装修了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不仅让音乐、美术学科有了专用教室,而且着力进行专业教室建设,教室布置更突显艺术氛围,艺术家的画像、著名作品、名作欣赏,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艺术的伟大。

    走进浑南一中学生教室,美育特色鲜明。教室门窗玻璃上贴着学生在美术课上制作的剪纸艺术品,走进教室,设计更是体现班级特色和人文风貌。步移景异,走进每个教室都别具匠心,文化育人无声无息。

    品味书香

    学校图书馆位于教学楼一楼文化共享大厅内。图书馆外形美观大方,采用墙面与玻璃隔断组合处理。在玻璃隔断外围还装饰有条形木框架,既美观现代又书香氛围浓郁,同时,还可以展示学生的字画、陶艺、摄影等作品,供同学观赏。图书馆大门上方悬有校长亲笔题写的“图书馆”繁体楷书三字,走进图书馆,明亮整洁。图书馆建筑严格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建馆思想,在内部使用功能上,彻底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式建筑格局,具有大空间、通透式、功能强、现代化程度高、环境优美等特点。图书馆整个业务工作流程和文献检索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让读者在优美的阅读环境中,与知识结缘,让书籍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教师通过读书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读懂学习的美丽,读懂生命的价值,读懂人生的力量,指引学生人生航行的方向。

    伴随学校生态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育人模式不断创新,图书馆在学校教学,学生学习、教师科研以及整个办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日益突出,并受到高度重视。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以现代技术、科学管理为手段,高质量、高效率为教学科研和学生服务。

    师之贤才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感召志士贤才。浑南一中拥有一支锐意创新、努力钻研、学术精湛的师资队伍。学校延续了辽宁省实验中学的管理模式,校长雷军来自省实验中学,教育管理学硕士,东北大学博士,具有30年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现有一线教师89名,研究生比例高达75%,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共同追求教育达人的梦想!学校聘请省市有关的教研部门专家做学校的教育教学顾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韩立福博士多次莅临指导,原辽宁教育学院中学数学研训部主任魏超群教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常驻学校。浑南一中的教师,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有着宏伟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他们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矢志不渝地寻找教育真谛。

    “三行”思想:温暖人心的阳光

    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则提出了“慎独”、“反求诸己”的思想。浑南一中为全校师生构建了三行成长体系,让每一位一中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共同成长。

    “三行”德育培养阳光心态学子

    德育工作是学校理念贯彻的有效途径,学校吸收先人文化,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提出以三行教育的慎独、互助、合作为核心,以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的特色德育体系,即“三行教育”德育体系。“三行”教育,是指在德育教育范畴中,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按照学生生活的群体类型分为三个维度,即个人慎独,同伴互助,团队合作,从这三个维度入手培养学生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三行教育”旨在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秀的品德,最终掌握自己的命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