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书写服务“蓝色经济”大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德国焊接学会国际授权(教育与培训)主席克里斯蒂安·阿伦斯先生向迟本理校长(前排右一)授予国际焊接指导教师/国际焊工培训基地牌匾。

    四川省汶川地震“北川复学班”中职学生免费在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汽修车间进行实训。

    荣获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的该校学生与辅导教师合影

    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2013年9月19日,中美国际数控机床技能大赛在美国费城落下帷幕。大赛由中美两国大型企业组队参加。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2008届中专机械专业毕业生李启士、2009届中专数控专业毕业生李志祥与其他4名选手组队代表南车集团参赛,与另外一支中国代表队、两支美国代表队分享了四枚金牌。李启士、李志祥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技术;毕业后经学校推荐到南车集团工作,任劳任怨、苦练技能,很快成为技术骨干,操作价值1500万元-2000万元的日本法兰克系统五面数控铣和德国西门子加工中心等世界尖端设备,为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缘于学校注重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

    2001年12月,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划转青岛市管理。十多年来,青岛市政府部门和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建设发展,引领学校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办出特色,提升水平,实现了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学生由10年前的不足千人发展到现在5000余人,从单一中专办学到招收“五年一贯制”大专,再到今年与青岛科技大学联办中职生直升本科的“3+4”数控本科专业,开山东省中专学校中职生直升本科之先河。该校学生培养质量高,近3年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0枚、银奖12枚,位居青岛各中职学校之首。毕业生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2500多名学生进入南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中石油、一汽等大型名优企业。招生质量高,近3年在连续提高录取分数、控制招生人数的情况下,每年超额完成招生计划。目前,该校大专以上层次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今年9月,通过了首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

    青岛市教育部门领导邓云锋在视察该校时,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成绩。他认为学校发展思路明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为全市职教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要求学校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和青岛建设大职教机遇,积极推进学校和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技能型人才。

    ——打造“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奠定培养人才的基础

    学校把打造“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所谓“三师型”专业教师,即在课堂上讲好课,胜任讲师;在实训车间指导学生实训,胜任技师;校企合作,胜任工程师。该校出台了《加快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管理办法》、《外聘专家管理办法》等。做到: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新进教师第一年全部下厂参加生产、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充分发挥教师技能强化训练站的作用,企业拿出生产岗位供教师从事工艺设计、生产。与青岛松川公司、精诚模具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此类合作。加大从名企、社会引进行业高手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如从南车集团、上海大众、特锐德电气等名企引进高手担任实训指导教师。聘请中国焊接行业、数控行业知名专家入驻特设的“专家工作站”,青年教师拜行业专家为师。目前,教师中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110余人、技师150余人,形成了以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名师、山东省和青岛市特级教师、山东省和青岛市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为骨干的教师队伍。教师有特技,学生才能有特长。在2012年全国技能大赛上,在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辅导团队指导下,该校学生获得5金6银1铜,其中焊接获得全国之冠。

    ——加强涉蓝涉海专业建设和办学模式改革,培养蓝色经济建设所需一线技能人才

    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该校在3年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服务蓝色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是发挥几十年面向海洋产业办学优势,拓展涉蓝涉海新专业。与中石油、太平洋恩利、青岛益青胶囊、青岛海利尔集团生物制药等海洋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增设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船舶制冷、船舶焊接等涉蓝涉海新专业,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二是实施订单培养,与中石油、南车集团、上汽通用五菱、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北船重工、青岛武船重工等几十家大型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为青岛涉蓝涉海企业输送亟需的焊接、机电、数控、自动化、生物制药、海洋化工等专业人才。与中职学校开展冠名培养合作,在中石油所属企业尚属首次。目前该校开设20个专业,骨干专业都与青岛市支柱产业相衔接。

    ——创新国家示范校建设,辐射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

    2011年,学校以青岛第一名的成绩被国家教育部门批准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2012年该校牵头成立了“青岛市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联盟”,联合青岛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教材开发、课程体系建设、资金使用、特色项目建设等方面共建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旨在创出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青岛特色和经验。这项工作在全国是首创,受到国家教育部门领导高度评价。另外,牵头召开了“青岛市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现场会”,组织了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论坛、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论坛及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编写会议,召开了示范校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作为联盟主席单位,该校在国家示范校建设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学校注重实施“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专业课全部在实训车间和现代化技能教室上。为使学生所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该校不断完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先后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开发出版7个专业12本“以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配套教材;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开发出版18种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与北师大出版社联合开发出版24种中职创新示范教材。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在校园招聘会上,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与毕业生数之比连续多年达到4∶1,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8.5%,对口就业率93.1%,优质就业率85%,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推进现代“学徒制”,开展多种形式“校企合作”

    一是推进现代学徒制。先期与青岛松川机械公司、青岛精诚模具公司、青岛海信模具公司等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各选派一个班学生进入公司,由企业师傅、学校专业教师联合对学生进行基于“工学交替”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以学生身份在学校学习专业、以企业员工身份在企业生产车间学习技能。在成功试点基础上,又选派更多班级与多家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学生毕业可直接上岗,节省了企业培训时间和成本。

    二是开展生产性实训。一汽青岛公司投入350多万元与学校联合建设示范性实训基地,利用学校师资、实训场地等优势,对一汽员工进行职前、职中培训,对全国及境外派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教学见习、顶岗实习。基地按照维修站管理模式进行市场运作,实训项目就是一汽生产项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参与实训过程,学生参与生产、对外维修。

    三是校企股份合作。该校与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分别成立了青岛松川机械有限公司、青岛精诚模具公司。由企业出资金和技术,学校出场地和设备,开展高精尖机械产品的加工制造,骨干教师参与技术研发和工艺改造,青年教师、学生参与加工,形成“产学研”一体教学模式,使数控、模具等专业始终追踪行业最新发展。公司成为该校数控、模具等专业青年教师技能训练站。股份合作使学校和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调动了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积极性,学生职业素养大幅度提升。

    四是成立企业冠名班。为培养企业需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南车集团、中石油、上汽通用五菱、中集集团等几十家名优企业与该校合作,每年成立企业冠名班20多个,冠名班学生数量占年级学生总数的80%以上。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企业为学生授课,开设企业文化大讲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所学技能与就业岗位直接挂钩。

    ——以墨子特色校园文化为引领,构建职教特色德育工作体系

    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引领。为把“又红又专”金蓝领培养理念落在实处,该校坚持把学生做人放在首位,提出培养学生“做人有品德,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能力”。把圣人墨子的思想与现代职教形式相结合,编写了教师和学生《墨学读本》,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墨子文化读本,使墨子特色校园文化渗透在每一位学生的言行、思想与素养中;通过组织系列墨子文化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认识了墨家思想,特别是学习墨家组织的纪律严明、热爱劳动、崇尚技能等,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组织纪律观念明显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能力进一步提高。出台《学生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办法》、《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班级量化考核办法》等十多个规章制度,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规范、爱心助学、阳光心理、党团军三校等“五项工程”。开展“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德育实效性”活动,建立了中层以上干部和学科带头人听课、挂靠班级制度。“心理教育委员会”和“心语轩”心理咨询室指导学生和谐健康成长。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学生教育;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等,建立了家长参与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向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的重大转变。以文明风采为抓手,班班搞竞赛,学生参与面达到80%以上,近3年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奖项居青岛各中职学校之冠。积极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设立帮扶基金和勤工俭学岗位,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校接收50名北川学生,全体教职工奉献爱心、倾尽全力办好“北川班”。在青岛市职校技能大赛上,北川班3名参赛学生全部获三等以上奖项,其中一等奖一个。实施“导师制”和全员“爱心帮扶”制度,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探索由“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构成的“5S”班级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对接;与企业合作建立德育实践基地,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实践锻炼;开设企业文化大讲堂,把优秀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由学生组织文化节、体育节等各式特色活动;开展感动校园十佳学生评选,先由各班级自荐,向全校推出,由全体学生进行海选,评出候选人之后,公布事迹,组织评选。充分挖掘了学生中的感人事迹,感染教育了全体学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