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之路 培养实用技能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坐落在钢都本溪的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仅有的一所冶金类高等职业学院。2009年1月,经辽宁省政府部门批准、国家教育部门备案,由本钢集团主办,在本钢集团公司所属的本钢职工工学院与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重组的基础上正式成为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2010年实现首届招生,目前开设冶金技术等15个专业,在校生1788人。

  学院占地14.36万平方米(215亩),校舍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4栋,实验楼1栋,实训楼3栋,图书馆2个,多功能活动场馆2个,学生公寓6栋,固定资产总值8547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3882万元。在教学方面,学院设有冶金工程系等六系两部,及以职业培训为主的本钢人才培训学院,具有生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实训中心和高远实业发展公司。学院现有校内实训基地34个,学院建有校园网,建有标准运动场、篮球排球场等体育教学设施,现有各类藏书17.56万册。在师资队伍方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8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9人,“双师素质”教师91人,已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成立高职院3年来,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连年完成招生计划,新生报到率突破88%。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2%。“进口”和“出口”双畅,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立足区域

    科学定位发展目标

    建院伊始,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就着力于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并始终致力于找到一条既能解决办学瓶颈又能健康发展的道路。

    辽宁是装备制造大省,特别是中央做出振兴辽宁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后,装备制造业对一线技术人才具有相当数量的需求。装备制造离不开冶金行业。尽管冶金行业已不再是“朝阳产业”,但是目前的生产能力随着技术升级和在岗员工的年龄老化,对一线生产操作人员需求仍有一定的空间。如果面向冶金行业对口培养人才,学生的就业出口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认为,学院办学首先要根据行业用人要求,即按照冶金行业技术结构调整和生产设备更新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新要求,面向本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其次,要根据区域人才需求,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视野中,为本地区青年培养就业技能,创造就业条件,提供就业机会;此外,作为企业主办的高职院校,还要为举办方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补充,并为现有的职工队伍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供平台。

    基于此,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服务面向、办学规模等方面科学定位:

    办学层次定位: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积极拓展职业技术培训,实现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和多样化。

    培养目标定位: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专业发展定位:全面接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从矿山开采到轧钢生产链条的各大环节生产工艺、设备运行为专业内容的冶金专业为龙头,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控制及设备管理与维修为目的机电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服务面向定位:依托本钢,立足行业,面向区域,辐射全国。

    办学规模定位:高职在校全日制学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培训教育保持在年培训3万人次以上。

    打造特色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建设,使专业建设的目标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使课程体系建设更能保证对企业所需岗位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服务社会设专业。学院各专业系部和招生就业处深入社会、企业调研,及时掌握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在对省内外10余家大型企业的用人调研中发现,社会急需冶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矿开采技术、选矿技术等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在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调研报告,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制定了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方案。

    依托企业建专业。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各专业将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和岗位能力总结概括至学习领域,以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以岗位能力标准确定教学模块;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和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各专业明确了“教学做”三方面的针对性内容和相互的关系;正确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使学习情境的创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仿真软件的应用、实训装备的完善更贴近企业岗位实际,使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提高。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加强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吸收了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得到了企业对专业建设的具体指导。

    校企合作强专业。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聘用企业专家参加学院的专业建设,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与企业联合系统设计、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办法,建立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的,企业、社会等参与的科学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为企业开展的大量培训活动中,强化专业的内涵建设。

    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着重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其中冶金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目前已经形成明显的专业优势,并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冶金技术专业于2011年12月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为强化该专业的特色建设,学院构建了以钢铁生产流程为主线,基于冶金生产过程的新课程体系,投资160多万元建设了2个冶金仿真实训室,实现了“烧结仿真实训”、“高炉炼铁仿真实训”、“转炉炼钢仿真实训”、“连续铸钢仿真实训”等仿真教学,满足了学生职业技能综合实训的要求,提升了冶金专业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

    为强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学院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强化“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本专业总学时的59.2%。为了提升专业实训设备技术水平,学院先后投入50余万元购置了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指定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设备和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设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师以参与企业实践活动为契机,多渠道收集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视频、图片资料,经过整理、提炼和丰富,构建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易于学生掌握的典型工作任务,编写校本教材。

    特色专业在学院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始终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其首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校企一体

    培养“接地气”的技能人才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上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企业办学”,即依托企业的各种支持办学,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办学,参照企业的人才标准办学,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办学。这种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接地气”。

    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学院根据区域、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参照行业职业标准,按照“课程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思路,全面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对接岗位,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带动各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广泛采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手段,推行“教、学、做一体化”。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根据行业企业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行“双证书”制度,制定与完善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管理办法。

    学院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顶岗实习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更好地进行顶岗实习管理,学院正自主研发顶岗实习管理数据平台,该平台即将投入使用。目前,学院拥有稳定的顶岗实习单位8家,实现了全体2013届学生的顶岗实习,81%的学生被实习单位直接录用。

    学院坚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将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全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理实一体、仿真模拟、产训结合、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学院拥有校内实训基地34个,建筑面积21289平方米,装备各类实训设备898台套,总值3262万元。各专业配备了满足教学需要的实训设备。学院还拥有两个冶金仿真实训室,可进行烧结、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等仿真实训;中央财政支持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省财政支持的焊接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此外,利用国家和省中职实训基地建设资金700万元,新建钢铁轧制仿真实训室和液压实训室,并将改(扩)建电气自动化、机械维修、焊接自动化等实训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一篇:“半壁江山”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