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谢师宴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 牛福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每年最怕过八九月份,不是害怕天气转变,也不是因为迎来新学期,实在是心疼每月辛苦挣来的那点工资——这两个月是谢师宴的高峰期。前几年,表示一下还可以接受。近几年随着物价的上涨,礼金也水涨船高了。收入微薄,实在招架不了。和我有同感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戏谑地称这样的谢师宴为“闹师宴”。之所以选择“闹”字,一是因为那天确实热闹,二是因为那天确实闹心。

  每年的年初,我们都会坐在一起盘算今年“闹师宴”会闹出去多少钱。不算则已,一算除了心疼外,还会肝疼、头疼……

  但并不是每个邀请都会让我们疼痛不已。就拿我来说,美其名曰的谢师宴参加了不少,但真正谢师的寥寥无几,也听不到感谢老师的话,去的任务三个字足以概括——吃、喝、看。吃过、喝过、看过,拍拍屁股走人。

  唯有一次让我至今难忘。

  那是我刚毕业那年教的孩子的谢师宴。带了他6年,印象中他是个淘气的男孩子,家庭条件极差的他总是羡慕、喜欢小朋友的文具。很多次,他控制不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将小朋友的文具收入自己囊中。当我发现文具是他拿走的时候,我没有批评,只是说:“缺什么和老师说,老师买给你。”为了不让他再犯错误,我每年开学时都会将一应用品买齐送给他,他也就再没犯过错。

  一路磕磕绊绊地小学毕业了,一直也没有联系过。再见时,他已成长为1米82的大小伙子了。他是来告诉我,他考上了大学,小学老师中只想到了我,因为当年我为他做的一切都记在了他心里。真的为他高兴,看着他那张瘦削的脸,我知道为了这一天,他付出的要比别人多很多。他的讲述证明了我的想法。当我问到他妈妈现在还好吗,他眼中泪光闪闪,我明白了。他用低沉的声音告诉我,22号收到通知书,23号妈妈就去世了。我轻轻地握住他的手,忍住眼中的泪,劝慰他说:“你妈妈就是为了等这一天,她是高高兴兴地走了。”尽管他妈妈在他上小学时就瘫痪在床,没有照顾他多少,可妈妈的离去还是让他伤心难过。

  看着他脚上那双破了的鞋,我决定给他买一双运动鞋——从此以后,他就是我的孩子。

  那天,他办谢师宴,我高高兴兴地去了,送给他鞋,又给了200元钱。那是真心实意的,是我心甘情愿给的。那才是真正的谢师宴,虽然只有3桌。我和他高中的老师们坐在一起,他们不停地夸他有多优秀。当他爸爸和他一起来敬酒时,我看到了所有老师眼中的泪光。

  现在大三的他,会和我汇报他的学习情况。他的假期都用来打工了,他要自己养活自己,也为了尽快还给我大学的学费。其实这学费我没打算让他还,当时给他时也说了只要他好好学习,钱的事不要想。

  说了这个孩子这么多,不是为了标榜什么、证明什么。我只想说,我们当老师的,都真正发自内心地希望所教的孩子成才、成功。当他们成才、成功了,我们为他们高兴,如果是真的谢师宴,我们不会在乎钱,因为,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我们与学生之间的那份师生情,那份没有做过教师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感情。不光是谢师宴的礼金我们舍得出,就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也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我们教师!

  谢师宴,不应只成为光鲜的名词,而应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哪怕是只有一句话的行动!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第一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