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加速教师成长 ——记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国培计划实施思路及效果 □ 本报记者 高 影 □ 姜 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9月底的北中国,寒意侵人。缩在吉普车里,探出头放眼松花江,水波潋滟。当地人以松花江为界,分为松南与松北。与经济发达、城市配套设施完善的松南老城区相比,松北这里一片建设场景。

  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在各个方面皆存在很大差异,如同松南与松北,一个是占尽繁华,一个是刚刚起步。面对这样的教师培训应该怎么做?教育学院对此提供了哪些有针对性的服务?教师们是否满意?国培课程能不能解决农村教师的实际问题?

  疑问与期待中,车子驶进校门。此时,已是中午时分。在学院梁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学员餐厅就餐。恰好见到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晓明,学者的儒雅与管理者的无畏,就那么矛盾地在他身上浑然一体。他下午要给学员们上课,提前到校。早有耳闻,学院国培计划的所有承接项目,都是他挂帅申办下来的。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的竞标思想是什么,竞争力在哪里?张晓明说,“五转换”路径就是答案。

  “五转换”贴近教师发展需求

  追忆培训历程,反思培训感悟,品味培训业绩,探究培训经验,张晓明欣慰而骄傲地说:“研培整合体制是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的特色,我们基于教研职能的五个转换,实现了了国培计划的绩效超越。”

  “第一,把教研关注的疑难问题转换为国培计划的核心专题,包括把课程改革走向中的教学疑难问题转化为核心专题,把农村教师在教学中的疑难转换为核心专题。为此,我们把省内外名师作为培训者团队的重要构成,名师扎根一线教学,他们破解教学疑难的实践智慧、操作方法,正是农村教师稀缺的,是不可多得的培训资源。例如,有序作文的研究与操作,巧妙设计数学练习的行动对策,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研讨策略,化学活动与反馈技能等,实现了名师成功经验的有效纳入。

  第二,把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转换为国培计划的良好载体,追求培训方式有效性的超越。

  由于我校培训者即是教研员的研培整合体制性优势,使我们能够驾轻就熟地把几种教研活动的有效方式,嫁接到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培训方式的有效超越。

  比如,我们把培训课开到基地学校,走进教学实践,走进研究性课堂,学员们在教研员的引领和支持下,用心观察课堂,聚焦疑难问题,研讨方式方法,落实行动改善,获得了丰富的实战体验与研修感悟,充分体现了培训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参与性。此外,我们的说课交流、热点论坛、教研观摩等也深受参培教师欢迎。

  第三,把教研工作的业务骨干转换为国培计划的主体力量,追求培训队伍实践性的超越。

  我院联合全国教研专家,凝聚专业教研人员强化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前瞻性。

  第四,把教研积累的课改成果转换为国培计划的重点资源,追求培训价值应用性的超越。

  包括把教研成果作为培训专题,把教研成果作为培训教材,把教研成果作为培训资源等三个方面。

  第五,把教研指导的常态职能转换为国培计划的延伸服务,追求培训成效发展性的超越。

  为此,学院教师专门设立了国培学员QQ教研专群,构建了国培学员跟踪问效机制,组织国培学员专题教研活动,集散国培学员有效教研成果。”

  学院如此煞费苦心,参培学员是否满意?告别张晓明,我们和参培教师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交流。这些来自内蒙古农村的教师,有一次接受培训的机会非常难得,谈及培训更有说不完的感悟。短短12天的培训,大家收获很多,感触很深。

  “国培”让教师突破教学困惑

  内蒙古呼轮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博荣中心校的王瑞颖老师在农村牧区任教多年。“出来学习培训的机会本来就少,好不容易有机会参加培训,专家讲的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又相去太远,观摩课堂也只是停留在羡慕的层面,因为自己学校的条件,周边环境和城市无法相比。然而这次培训,我感到很对农村教师的路子,自己在教育理念和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专家讲的高效课堂特别适合农村牧区学校,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十分接近。比如说‘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这个对我启发很大。我们学校开展杜郎口模式已经两年了,所以我对张晓明院长的讲座特别感兴趣,我觉得这和我们的教学实际非常吻合。再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听的这节姚丽娟‘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个我们也都在操作,觉得以前也是在实践,但是今天老师的一讲座,一应用,上到另外一个高度了,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干,怎么干,该干哪些方面,方向更明确了,干的时候就不会迷茫了。”

  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新体路小学的乌兰托娅说:“以前地区组织的教师培训要么就是专讲方法指导,要么就是纯理论的讲授,我觉得这次培训,不但有理论高度,而且又有在理论高度下进行的课堂指导,双管齐下,我一下子觉得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了,这让我找到了、突破了许多日常教学中的困惑点,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另外,国培计划课程形式多样,不仅要做作业、写论文,还要展示、表演、做手抄报。它培训的是一个教师的综合性能力。”

  巴彦淖尔市的一位教师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操作,其实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线教师,如果只讲课堂操作,没有思想理论上的认知与提升,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缺失;但是光讲理论,没有实践操作的话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我们毕竟要上学校去上课,要走入课堂。所以我觉得这个前期理论和后期实践相结合是非常好的。”

  对此,教英语的一位老师也深有同感,她对范明老师的“英语的课堂教学设计”记忆尤其深刻。这节设计课,范老师首先讲的是理论,另外,他还带来了两位从事一线英语教学的老师,一个讲对话教学,一个讲故事教学。“两个老师带来了他们自己参加黑龙江省省级大赛的录像,边放录像边分析,告诉我们在这个地方应该怎样改进,那个地方应该注意什么,把自己的缺点、问题暴露出来,很诚实,大家都很受益。”

  “国培”引发教师思考

  李小密是从一线走出来的名师。他的设计理念深深吸引、打动了学员。乌兰托娅说,李小密老师对词语的分析非常透彻,教学设计也非常独特。“比如,讲‘淡雅’和‘艳丽’的区别,他把自己的课件拿出来给我们看,告诉我们每一个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告诉学习者哪些花是淡雅的,哪些花是艳丽的。然后把为什么这么设计,设计的理念同时告诉我们。李老师是在用自己的错误告诫我们,课堂提问艺术是很关键的。以前,我们听‘大家’‘名家’的课总觉得叹为观止,真是完美,但是距离我们太遥远了。”

  王瑞颖说:“其实,我们平时也在看一些网上的‘大家’的教学实录,但少的是思考和吸纳。而这次不一样,比如看于永正的《杨氏之子》课堂录像,这堂文言文课,学生读,他做动作。一套动作做下来,学生就基本明白《杨氏之子》的意思了。然后学生分成四组,开始表演,开始写,每组写一个部分,连起来那就是一个现代文的一篇作文。这种设计太好了!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教学设计的高度。以往,我们学习,听课就是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就记住什么,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思考。而现在我知道思考,在叹为观止的同时想想别人的课好在哪里,自己要怎么吸收、运用。”

  虽然学员们总体上很满意,但有一些细节还是感到有些遗憾。一位老师说,因为培训时间有限,教师自由交流的时间太少,所以,如果能增加交流方式就更好了。比如,在网络上建立群组,这样不仅方便时下的感悟交流,也便于以后大家进行交流。这里不能上网,专家教授讲的一些相关的资料也没办法查找。

  “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可以把讲座刻成光盘,让我们带回去。因为一个地区可能就来一个人,而国培的目的是要以点带面,达到全员培训。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自己受到启迪,得到成长,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一个学校的老师,乃至我们一个地区的老师都能通过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王瑞颖说。

  后记:听着参培教师的建议,记者想到,看似不起眼儿,但这正是一线农村教师真实的需求,是真问题,也恰恰是培训方要落实的具体服务。提供培训的院校要透过具体事件看本质,本质就是教师的需求。培训者只有关注教师提出的细节小事,才能使服务更贴近教师,更具有实际意义。

  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温家宝总理也指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核心是农村中小学,关键是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对农村教育的资源倾斜和按需施训的培训理念与行动,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开阔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思路和眼界。它对促进农村教育最深刻的改变、影响不是短时期内可以见成效的,但长此以往,其功效自现。对于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