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更应该是“学室”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丁良桂

    教室,本义是指教师教学的地方,它突出的是一个“教”字,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解。笔者以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凸显。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是学生精神成长的乐园,更应该是“学室”。从这个角度来看,完美教室建设的着力点就必须立足于“学”,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建构。然而,当下学校教室的文化建设多呈现出“成人化”、“整齐化”的特征,教师包办一切,学校统一规划,缺少“童年的味道”和“班级的个性”。这样的教室建设是僵化的、缺少生命的,不利于学生的幸福成长。那么,基于学生的教室建设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教室的规划。教室怎么布置,布置什么,班级名片怎么设计,班级口号怎么提出,等等,不能仅仅由教师说了算,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班级建设的谋划。常见的班级建设,多是张贴一些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且大同小异。这些设计都是教师的主张,容易陷入成人化的呆板。让学生参与设计,便会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的小脑袋里会迸发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童稚而又有趣。他们会把教室想象成一个童话世界,充满魔力和幻想,这是我们成年人所不具备的。试想,学生整天坐在自己设计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其次,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完美的教室里,应该有每个学生的影子。书法家的作品固然好,如果换成学生的作品会怎样?名人名言固然很精彩,让孩子们自己说几句“名言”会怎样?教师的粉笔字固然好,黑板报让学生来出如何?给每个学生一方天地,让他们涂鸦。让每个学生的风采都能在教室里展示,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对学生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果如此,教室就真正成了孩子们成长的家园。

    完美的教室应该是稚嫩的、个性的、有趣的,是孩子们童话世界里的理想国。(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