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应成教师职业自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1 学生需求满足程度整体及各维度得分柱状图

    表1 不同性别学生需求满足程度的差异分析

    表2 是否担任班委的学生需求满足程度的差异分析

    ■王立峰 王朝 董玉红 石玉冬

    目前,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动机不明确,甚至学习动机缺失,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需求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因此,本研究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编制问卷,对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初一、初二学生的学习需求状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他们的需求满足程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从而对教师应满足学生的哪些需求提出建议,引领教师进行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由7个维度构成,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爱和归属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共45道题。每题4个选项:不符合、不太符合、基本符合、符合,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表示需求满足程度越高。调查对象是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问卷254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有效率达98.4%。

    分析

    学生需求满足程度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一)学生需求满足程度整体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分析

    由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需求总分为3.38分,其中审美需求、爱和归属需求、求知需求、生理需求得分在均值以上,说明该校初中教师在满足学生这四个层次的需求方面做得较好。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得分较低,提示我们要在全面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意满足学生这三个层次的需求。

    (二)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及是否担任班委的学生需求满足程度差异检验

    经过t检验(用于样本含量较小实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初一年级与初二年级的学生在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Sig.均大于0.05)。

    经过t检验,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生理需求及爱和归属需求满足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表1。其t值分别为-1.192(Sig.=0.0190.05)、-1.118(Sig.=0.0400.05)。男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这与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相关,提示教师在生理需求及爱和归属需求方面要特别关注男生。

    经过t检验,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担任班委在需求总分、安全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满足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其t值分别为2.100(Sig.=0.0370.05)、3.053(Sig.=0.0030.01)、2.538(Sig.=0.0120.05)。班委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班委,这与班委在班级的特殊身份有关,提示教师要创设机会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承担班级管理工作任务。

    (三)各维度需求满足程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1.生理需求维度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得出,“老师能按时下课”得分最低,说明该校部分教师不能按时下课;“教室温度适宜”和“教室空气清新”在均值以下,可能是由于开展问卷调查时正处于需要开空调的季节(夏季),很难使教室空气和温度都适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理需求维度整体与综合排名在0.05水平显著相关(r= -0.146),即生理需求维度得分越高(生理需求满足程度越好)的学生综合排名越靠前。其中题目“我的课桌椅高矮适宜”与综合排名在0.01水平显著相关(r= -0.181),题目“教室光线适宜”与综合排名在0.05水平显著相关(r= -0.132),说明课桌椅的高矮是否合适及教室光线是否适宜,与综合排名关系密切。

    所以教师满足学生生理需求时,尤其要注意定期调整桌椅高度,使其与学生身高相匹配,注意教室的光线要适宜。另外,一定要按时下课,适时开窗通风,清晰地呈现板书、投影,还要引导学生及时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

    2.安全需求维度

    “在课堂上我害怕被轻视”、“在课堂上我害怕被嘲笑”、“我害怕被老师提问”、“我不敢与老师有目光接触”这些题目的答案不太乐观,而这些题目都是关于学生心理安全的需求,说明学生目前在课堂上的心理安全感不强。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安全需求维度整体与综合排名在0.01水平显著相关(r= -0.217),即安全需求维度得分越高(安全需求满足程度越好)的学生综合排名越靠前。其中“我害怕被老师提问”和“我不敢与老师有目光接触”与综合排名在0.01水平显著相关(r= -0.212;r= -0.250),说明心理安全感与综合排名密切相关。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的身体处于安全状态,更要注意创设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的环境。

    3.尊重需求维度

    调查结果显示,来自班级同学的尊重得分较低,来自教师的尊重得分较高。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尊重需求维度整体与综合排名在0.01水平显著相关(r= -0.183),即尊重需求维度得分越高(尊重需求满足程度越好)的学生综合排名越靠前。其中,课堂提问时学生是否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发言时是否被老师和同学认真倾听,发言时是否得到同学善意的补充、提示,是否不被同学打扰,与综合排名关系密切。

    4.爱和归属需求维度

    该内容整体得分达到了3.55分, “我取得进步时,能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我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我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被同学接纳)”等问题得分均超过3.5分,说明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意愿较高,每个学生获得的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很多,满足感较强。而学生自身愿意给他人提供的帮助更多,所以“别人需要我的帮助”得分稍低,学生的被需要感满足程度较低。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爱和归属需求维度整体与综合排名在0.01水平显著相关(r= -0.172),即爱和归属需求维度得分越高(爱和归属需求满足程度越好)的学生综合排名越靠前。其中,是否被同学接纳、是否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他人是否需要帮助,与综合排名关系密切。

    5.求知需求维度

    该内容整体得分达到了3.53分, “课堂上,我能理解老师所问的问题”、“我有错误时能得到老师及时、善意的提醒、教育”等题目的得分超过3.5分,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启迪学生思维,注重学法指导,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个体的发展差异。但是,“我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得分最低,说明学生学习兴趣满足程度亟待提高。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求知需求维度整体与综合排名在0.01水平显著相关(r= -0.225),即求知需求维度得分越高(求知需求满足程度越好)的学生综合排名越靠前。其中,课堂上学生是否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评价方式,是否理解老师的问题,能否看懂老师的示范,学生有错误时能否得到老师及时、善意的提醒、教育,学生是否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学生能否理解新知识与新方法并会使用相关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疑问能否得到老师及时解答,与综合排名关系密切。

    6.审美需求维度

    这一内容的整体得分达到了3.56分,说明审美需求满足程度较高。题目“我的老师穿着得体、大方”得分最高,为3.71分,说明该校教师穿着得体、大方。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审美需求维度整体与综合排名在0.05水平显著相关(r= -0.128),即审美需求维度得分越高(审美需求满足程度越好)的学生综合排名越靠前。其中题目“我的教室很整洁”与综合排名在0.05水平显著相关(r= -0.126),说明教室是否整洁与综合排名关系密切。

    7.自我实现需求维度

    调查显示,“我有发言、展示或表演的机会”、“面对问题,我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两个题目得分较高,说明教师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的发言经常被老师和同学肯定”、“面对问题,我能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在学校,有时我做的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好(潜能激发出来了)”这些题目得分较低,说明学生的发言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发挥程度较低。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实现需求维度整体与综合排名在0.01水平显著相关(r= -0.203),即自我实现需求维度得分越高(自我实现需求满足程度越好)的学生综合排名越靠前。其中,分析数据显示,学生是否有发言、展示或表演的机会,学生的发言是否经常被老师和同学肯定等,与综合排名关系密切。

    建议

    心理安全及学习兴趣等需求应被重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