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通用技术课程改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杜悦

    近日,记者从第十届全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工作研讨会暨北京市通用技术课程实验五周年成果展示会获悉,高中通用技术课作为高中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也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课程设立以来有许多成功经验与问题需要交流与探讨。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从2008年秋季起,北京市普通高中二年级开始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课改实施一轮后,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调整至高一并成为必修课程,高二开设选修课程。这种课程开设方式目前已在全国推广。作为一门开设时间较短的课程,各地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并通过教学设计评选、教学项目、试验和实验项目、教具、学具等展示活动,有力推进课程实施。北京、海南、浙江、重庆等省市相关负责人分享了本地区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情况与成功经验。

    全国各地约两百名通用技术教育教师和专家参加本次年会。与会者实地考察了北京二中、北京汇文中学、北京育才中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等学校开展通用技术课程实验情况。目前很多学校已将科学、文化、艺术等有机地融合于通用技术教学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与“做”活动项目,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课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也有一些地区的学校没有成立通用技术课程教研组。通用技术教师缺乏固定的教研活动场所,一些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师身兼数职,工作量较大等现象都影响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有效开展。 

    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地质出版社共同协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