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并非多多益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朱侠 李雪

    近日参加一个学校课程建设现场展示会。其中一位校长在介绍校本课程建设时,罗列了58项成果——他们研发校本课程有58门之多。包括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身心健康类、生活职业技能类、学科拓展延伸类,等等,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浩大的校本课程工程,仅凭一所学校的力量是如何组织研发的?实施起来会有实效吗?

    人们习惯于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它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决定中,曾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方针,其目的在于真正使受教育者得到自主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但实际操作中,一些人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往往很偏颇,他们觉得校本课程越多越好、分类越细越好。据调查,这种状况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缘由:

    一是应付检查。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指标,实行一票否决。至于效果如何,仅仅集中观摩一次学生的展示就下结论。这就出现了检查时轰轰烈烈,平时却冷冷清清的怪现象。二是急功近利。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实施校本课程见效比较快。于是,学校全员动员研发校本课程、聚精会神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三是形式主义。一哄而上而不顾及学校特点、学生兴趣,有的还实行“硬性摊派”,加重了教与学的负担,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师生并不欢迎。

    校本课程下一步应当何去何从?笔者们以为,第一,应规范办学,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第二,应以生为本,精简实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第三,应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学校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要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体现“以校为本,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载体”的校本课程特点。繁而泛,是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之大忌。这需要学校在长期校本课程开发基础上,进行适当剪裁和整理,把校本课程建设和国家课程建设完全自然地融为一体,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体系。(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