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上昂扬奋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早春3月,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会谈、交流8小时。两国签署的合作协议被外界称为“世纪合同”。俄罗斯国防部及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首度为外国元首打开“神秘”大门。

    ——盛夏6月,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会晤。没有礼炮、红地毯,不打领带……两天内交谈时间超过8小时。两国元首达成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外交如弈棋,谋局必度势。

    当今世界,大国关系出现重大调整,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结构性变革,地区动荡混乱复杂,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变幻的国际风云,中国领导人以高远的战略眼光、务实的合作举措,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世界郑重宣示、庄严承诺——

    “中国梦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相连的,也是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的。”

    “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

    从共织中国梦和非洲梦到建设更高水平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到推动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国家元首提出的倡议和构想,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反响。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

    以大国关系开局,以推动区域合作收官。2013年,习近平主席4次出访,到访14个国家,出席4次国际峰会。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共12次出访,足迹遍及亚非欧美33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年多来,65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访问,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进一步加深……

    收获是丰硕的:一年多来,中国与各国签署约800项合作协议,涉及政治、经贸、人文等各领域……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一年多来,中国外交大布局为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增添了新内涵。

    ——周边外交亮点频出,令人瞩目。

    金秋时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确立了今后5年至10年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

    亲、诚、惠、容。一年多来,中国同周边21个国家开展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级别交往,基本实现高层交往“全覆盖”。

    在确保周边环境总体稳定向好的同时,中国在维护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牢牢把握了斗争的原则、节奏、分寸和力道,体现出坚定的信心和意志。

    ——多边与双边相连,“主场”与“客场”融合,成为另一大亮点。

    真、实、亲、诚。南非德班,习近平主席与14位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领导人共叙中非友谊,共商发展大计。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大多边场合,习近平主席同与会各国领导人频频举行双边会晤。

    “主场”同样出彩。2013年4月,10国领导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5月,巴以领导人先后访华;10月,俄罗斯、印度、蒙古3国总理同日抵达;12月,英国、乌克兰、美国、法国领导人同周到访……

    大盘取厚势,官子有妙手。

    一年多来,中国继续深化开放战略,同“地球村”所有成员共担风雨、共享机遇。

    ——与冰岛、瑞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中澳、中日韩等自贸区谈判;

    ——推动同美国、欧盟商签双边投资协定;

    ——推动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实现世贸组织成立18年来多边谈判的“零突破”……

    一年多来,中国外交积极参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彰显大国担当。

    ——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从未懈怠;

    ——促成伊朗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签署,角色不可替代;

    ——面对叙利亚危机,始终坚持以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这是在国际舞台上的精彩亮相——

    庄重的外交晤谈间,增添了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同乘一架飞机,中哈元首小米粥加咸菜,叙谈两国合作;土库曼斯坦马雷市,10万民众夹道欢迎中国贵宾;泰国清迈园博园,中泰两国总理共同放飞孔明灯……

    宏大的会谈演讲中,出现了一个个难忘动人的故事: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抗战时来华作战;3名华侨雨灾中救出12名刚果(布)邻居;中国儿子和哈萨克斯坦母亲半个多世纪后欣喜重逢……

    严肃的外交表态里,不时穿插着意味深长的大白话: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朋友要老,好酒要陈;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睿智、务实、坦诚、亲切,新一届中国领导人赢得各方普遍尊重。

    决胜负者,长于布局;知天下者,善谋大势。

    新起点、新理念、新实践——一年多来,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以更宽广的视野、更主动的姿态,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赢得世界赞誉,实现了精彩的外交开局。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这些年,沙发坐得多了、板凳坐得少了,一言堂搞得多了、群言堂搞得少了,高脚杯端得多了、大碗茶端得少了,作风上的一些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2013年秋天,滹沱河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河北省委常委的发言直奔主题、切中要害。

    “我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可不是听你们讲莺歌燕舞的,要有真正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专程前来参加会议的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提出要求。

    这是一种反躬自省的勇气,这是一种对责任使命的担当,这是一种主动接受监督的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一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记“两个务必”“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管党治党。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到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加强制度建设……新风扑面而来,党的先进性、战斗力不断增强。

    ——这是转变党风政风,凝聚党心民心的一年。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网民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的呼吁作出长篇批示——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

    打铁还需自身硬。

    当“四菜一汤”不再是新闻,当“光盘行动”蔚然成风,当违纪通报不再停留于内部,当禁令指向月饼、贺卡、会所……越来越多的事例让人们感受到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这是强基固本、夯实执政之基的一年。

    针对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2013年6月,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开展以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这是警钟长鸣的告诫:“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那就有可能发生毛泽东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别姬’了。”

    这是态度鲜明的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

    仲夏时节,中南海怀仁堂。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带头查摆“四风”问题,率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为了开好这次专门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先后17次作出重要批示。

    4个半天的会议还审议通过进一步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制度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20多项具体制度建设,明确了牵头单位。

    态度坚定、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分别两次到自己联系的省区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