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生命不同凡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目前,该校建有影视制作中心、播音主持实训中心、影视表演实训中心、戏剧影视美术实验中心等9个实训中心,包含剧院、摄影棚、演播厅、录音间、放映厅、表演厅、排练厅、机房、工作室等共计160间实训场地。此外,学院与电影集团、各级电视台及影视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合计224个,为培养应用型影视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每年学院引进各电视台在学院内举办各类艺术比赛,注重以影视行业标准训练提高学生技能,严格教学、考试、实训、管理,让毕业生上岗后能具备动手能力。

    教师“双师型”——“理论、技能、创作”三高一体

    由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教师团队,始终坚持“理论为基础、实训为重点、技能为核心、文化为底蕴”的教学理念,坚持校企合作与影视行业共建发展平台,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办专业比赛、合拍影视作品、共培创新人才等战略合作项目,探索影视行业所需人才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零距离”接轨,构建专业基础强、实训技能强、就业适应强的三个平台;坚持在课程实训、演出比赛、艺术创作、毕业实践等几个环节中,依据行业标准制定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要求和实训要求,坚持控制规模招生、坚持小班教学、突出行业专业基本功和行业实用技能的训练与考核,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学生技能突出、培养质量可靠的艺术教育体系。

    “我校坚持建设‘理论、技能、创作’三高一体的师资队伍,所有教师均具有较高的行业人才教学水平、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最重要的是,近一半的教师均具有影视行业从业经历,真正实现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罗共和介绍,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已经形成一支具有电影电视专业及行业背景的、行业一线实践经验较高、专业理论水平较高、艺术创作能力较高的“三高一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我校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课要上得好,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创作能力,能全力帮助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并把行业的新发展、新趋势、新信息融入教学与实训,不断培养与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黄元文说。

    目前,该校现有教师469人,其中专任教师374人,兼职教师95人,生师比13.6∶1(以上生师比未计入兼职教师人数)。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0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占专任教师36.9%;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68人,占专任教师44.9%;双师型教师15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1%。

    2008年以来,该校教师参与完成的产学研一体化项目22项。其中,导演系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的表现汶川大地震的20集电视纪录片《见证》在全国20多个省市电视台播出。电影《塔铺》、电影《鏖兵天府》分别荣获四川省第六届巴蜀文艺奖。《走马灯》荣获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影视作品银奖、专题片《屹立》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奖。2013年全国院线放映电影《听风者》、《回到爱开始的地方》。

    2008年以来,学院教师荣获全国各类艺术大赛奖项50项。其中包括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艺术美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金熊猫中国动漫游戏教育名校奖、金熊猫高校动漫教学成果奖、四川电视十佳主持人等奖项。

    校外展风采——坚持在社会服务和比赛中训练行业准人才

    “未来属于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这是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座右铭。而悬挂在校园里、现就职于全国影视行业的优秀校友的照片和赠言,无不激发着在校学弟学妹们对成功成才的渴望。

    为了帮助学生走向成功,该校把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外专业比赛紧密结合,把专业比赛和校内体验广电行业准人才培训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鼓励并努力给学生创造相关机会。

    多年来,学院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省、部、市、行业各级艺术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学院学生在全国播音员主持人大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大赛、上海大学生电影节、四川电视节、海峡两岸主持人大赛、“华东、华中、华北地区主持人大赛”、全国服装化妆比赛等大赛中获得奖项413项。

    学校还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服务中展示学院形象,践行社会责任。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学院领导率领300多名师生以传媒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顾生命危险,分赴地震救灾第一线,冒着余震的危险拍摄、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历史性资料,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国内各大媒体单位提供地震现场第一手资料和素材。学生们拍摄的万余幅照片被全国媒体广泛运用、转载刊登,《5·12汶川大地震纪实》获平遥国际摄影展“红十字杯”院校特别贡献奖。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该校颜睿、彭冰娜等12名同学担任奥运会开幕式各国运动员出场引导员,以风度高雅、端庄和极专业的精神、极具青春活力的表现,完成了开幕式礼仪工作,受到奥运会导演组高度好评。而在四川省举办的电视节、西博会、财富论坛、华商大会等大型社会活动上,也随处可见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学生活跃的身影。

    “有些学校可能并不提倡学生参加课外专业比赛和活动,担心影响学业。但我们不但鼓励学生参加,还会努力为其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体验失败、体验竞争、体验未来职场的氛围。学院的教师们细心搜集每一位同学比赛的资料,从比赛中寻找影视行业人才需求的发展点、转型点,更丰富地充实了实训教学的内容,让教学同影视行业前进的脚步紧密地连在一起。”罗共和认为,课外比赛和服务活动既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检验,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堂。

 影视等行业对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毕业生的评价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积累二十余年办学经验,拥有强大的行业背景和就业推荐平台。先后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北卫视、东南卫视、东方卫视、四川卫视、成都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海南电视台、广东卫视、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等数百个全国各级电视台建立了长期实习实训及输送人才的战略合作机制,开辟毕业生走向传媒的通道。

    近5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6%,近3年来评价就业率已达到98.3%,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优良率在95.8%以上。学院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界包括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在内的34个国家和省级电视台、400余个市级电视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影视人才,不少已成为电影电视行业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其中优秀毕业生代表有:央视十佳主持人李佳明;三八红旗手、央视主持人施丹;凤凰卫视新闻主持人黄橙子;湖南卫视十佳主持人谢娜、杨乐乐;广东卫视十佳主持人韩彬;四川电视台十佳主持人马安丽、杨畅、敬思秋;全国金话筒四川电视台主持人宁远;全国劳动模范、记者祝莉娟;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伏玟晓、刘彦池;成都电视台金牌主持人廖三怡、袁莉、尚菲菲、文静;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导演杨涛;西藏广电部门新传媒中心主任,国家广电部门“走出去”先进个人漆家颖等。

    中央电视台:

    李佳明(播音主持专业1996级毕业生 主持人)——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具亲和力,有庞大的观众群,机智灵敏的思维方式能胜任各类服务型、综艺型节目。

    施丹(播音主持专业1998级毕业生 主持人)——曾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的施丹,是在一次主持人的比赛中被央视体育频道选中的。施丹很多年来一直担任体育频道清晨6点钟的专栏节目。据说,开始的时候是她父亲每天早上4点钟从成都给她打电话提醒她起床,坚持数年清晨5点化妆备岗,6点播出新闻,工作一丝不苟,专业能力很强,对节目具备把控力,有较好的与观众交流的亲和力。

    湖南卫视:

    谢娜(表演专业1996级毕业生 主持人)——一个北漂女孩,没有天姿国色,没有天才演技,只靠本色演出与拼命三郎般的努力经历了一次次人生考验走到今天,她的坚强与快乐是她永远的后盾。哄自己开心,也哄身边的朋友们开心——这种娱己娱人的精神让她不仅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心,还赢得了一大批“娜米”的支持(现微博粉丝共计4980万),也获得了圈内人的肯定。台湾资深综艺节目主持人吴宗宪评价谢娜:“现场反应能力强,主持风格跟台湾著名主持人阿雅、小S有得一拼,后两者的主持风格都是幽默的现场灵动的典范。”谢娜曾荣获“第九届金鹰节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湖南卫视十佳主持人”荣誉称号。

    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

    黄橙子(播音主持专业2005级毕业生 香港凤凰卫视2006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总决赛冠军)——黄橙子以很快的速度适应凤凰卫视的工作节奏与环境,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新闻,就像品尝一杯茶,清香淡雅,回味无穷。赵忠祥夸赞黄橙子年轻有为,大有发展。

    中国新闻图片社:

    廖攀(导演专业2002级毕业生 摄影师)——担任我社十八大中央领导的专题摄影工作,并多次为中央领导接见国外来访首脑进行专题摄影。荣获2013年第24届全国摄影金奖。专业基本功扎实,工作兢兢业业,能吃苦耐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