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悲剧之后善后须提速

    7月21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公安局通报一起案件:因女儿中考失利没考上名校,恰巧又没在第二志愿里填报普通高中,担心女儿没有学校接收,梁少波夫妇多次求助长沙县三中校长饶许良无果,一时冲动的梁少波刺死校长后跳楼自杀。事后,梁少波的女儿小红(化名)表示,还想在三中读书。(7月22日华声在线)

    点评:惨剧已经发生,两条人命已无法挽回。当务之急除了做好两个家庭的善后工作,有关部门还需要对行凶者女儿的上学问题作出妥善安排。这一安排涉及到的绝非仅仅是解决女孩的高中入学资格本身,还涉及女孩入学后的心理调整、社交关系及周边舆论的妥善引导与维护。该案件虽是个人悲剧,但已经超越个人所能解决的范围,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对此继续承担起责任来。

     “绑架让座”谁更缺德?

    7月16日下午,刚做完兼职的重庆某大学大三学生王丹丹(化名),正乘坐276路公交车。一名老人将车上唯一的空位让给了十六七岁的孙子,却要求坐在一旁的王丹丹给其让座。王丹丹没有让,老人一直大声抱怨其没教养,惹得车上乘客一片讨论。该事件传开后,更进一步引发网友热议。(7月20日重庆商报)

    点评:事件的最终结果是年轻人没给老太太让座,但是就算当时让了,老太太又是否真能收获满意的结果?需知,背后的孙子就坐在那里看着呢!整个的社会道德,建立在每个成员对自我责任的自觉担当基础之上。身为十几岁的少年,老太太的孙子已经需要明白——哪些责任是自己一定要履行的,而不是任由社会道德去无边界的承担。

     方法不当只是体罚“遮羞布”

    日前,一条关于“长沙市岳麓区某幼儿园老师将不听话小朋友用绳子绑手绑脚关在一个箱子里”的帖子在长沙亲子论坛、微博和微信上广泛传播。7月20日,岳麓区教育局就此展开专门调查后认定:当事老师并没有体罚学生,属于教育方法不当。该园园长刘尚德表示,此方法早在5月初就被禁止使用。(7月22日三湘都市报)

    点评:“教育方法不当”不过是体罚的体面外衣罢了。对幼儿来说,体罚本不该出现。出现后被禁止,也只不过是为了防止一错再错。不能直面错误,对犯事者来说,无异于纵容。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幼童对指令的服从持续时间往往很短,使得幼儿教师有相当精力花在重复维护纪律上,很容易失去耐心。而一旦失去耐心,一些不专业的幼儿老师往往失于应对,就很容易采取随意性的方法来对待孩子。为今之计,破局之道不在于对错误左掩右盖,而在于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完善幼儿园内部的上下反馈机制,加强与家长的及时沟通。

    (本期点评:高毅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