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如何走出“国际范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毋庸置疑,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国际化,但是,在汹涌而来的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基础教育何去何从,却百家争鸣、莫衷一是。日前,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神州学人编辑部主办、中国教师人才网承办的“2014首届基础教育国际化论坛暨中小学教师海外人才招聘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学者及众多国际学校、公办学校国际部校长齐聚一堂,掀起了一股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头脑风暴。

    ■本报记者 叶莎莎

    基础教育面临国际化大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元素全球流动,教育资源全球配置,教育手段日新月异,教育国际化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高频点击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国际化”不是一个概念游戏,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学校办学理念、教学、课程、德育、评估等方方面面,站在这样的制高点统筹、引领学校的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和百姓的需求,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国际化人才的产生,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不可忽视。我们现在培养的孩子,将来必定要走向国际社会,今天的基础教育,必须具有预见性和可持续性。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具备国际视野和知识,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小学作为基础性教育,责无旁贷。

    然而,面对教育国际化这样一个必然选项,对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提法,各界却并不一致;面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大势,有专家认为,政府层面的思想准备不足,政策储备不足,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

    以上海为例,国外教育纷纷抢滩中国,中国学生大量涌向世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上海市教委统计,2010年以来,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都增加了一倍,上海各类国际学校的在校生达29000多名。世界著名的惠灵顿国际学校、哈罗公学也将在近期进入上海市场。从1993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合作办学管理办法以来,上海已经有3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形成了除了义务教育以外各个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体系。

    一面是每年几乎翻番的增长速度,一面是相应管理制度的空白,面对巨大的实践张力和政策缺位,教育行政部门显得异常窘迫。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无序竞争,风险不断增加,很多问题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变得“无解”。

    “正因为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政府必须有所作为,需要主动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完善。”在基础教育国际化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尹后庆提出,“面对问题,不回避问题,用积极的态度去正面应对,使得中国的基本教育制度和基本教育体系能够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得到有序地衔接,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潮流,势不可当。我们必须拥抱机遇,应对挑战,在政策创新上寻求突破。”悉尼大学中国教育中心主任康长运认为,“当前尤其要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树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要把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放在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来研究、推动、发展。”

    教育国际化不是“去中国化”

    教育国际化不是赶时髦、作秀,而是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教育人的必然选择。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是基础教育究竟应该如何“面向世界”?基础教育国际化到底要做什么?基础教育国际化就是培养留学预备生吗? 

    面对一系列无法回避的追问,学界逐渐认识到,实现基础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是在中国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西方教育

    “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拓宽国际视野是首要的。”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局局长钟以俊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兼具“中国灵魂”与“世界情怀”的学生,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新需求。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指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国际竞争意识上,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跨文化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促进区域与学校的内涵和特色发展,要让中小学生具备在全球化社会中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 

    现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推进教育国际化,但很多人对国际化的理解有误差,把“国际化”和“西化”画上了等号。实际上,基础教育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起点,以汉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历史、政治、地理教育,与西方语言、思考模式、沟通技巧的培训是道器之分,这一本末关系是必须要明确的。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教育需要同世界交流,同世界接轨,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可以被介绍到中国来,但不能将其片面甚至盲目美化。教育国际化要摆脱最初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不能一提教育国际化,就是把学生送到国外去,或是简单地引进国际课程。基础教育国际化并非“西化”,也不等同于“留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国际教育与国内传统文化的相互包容、共生、促进。

    “教育国际化始终面临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的挑战。”周满生特别强调:“教育国际化是建立在充分理解本国教育特色基础之上的,全球化、国际化越是深入,本土化、民族性越是突显。”

    中西文化差异很大,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去实现英语的读写交流,这不是成功的教育结果。据统计,去年国内各类英语教学机构共招收3.6亿名学生。中国许多英语教育单纯停留在语言教学方面,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推行教育国际化,中国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走出国门、拓宽视野,培养其国际化眼光,以增强自信、培养领导才能。康长运直言,“如果我们的国际教育还是停留在教语言的水平,我们的国际教育就毁了。”

    在课程里与世界“对话”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深入,国际课程纷至沓来,刚刚起步的中国国际学校、国际课程班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目前,在课程体系上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中西课程以不同比例进行,一派则几乎全是西式课程,教师全是外教,教材全是进口,中国的政治、历史基本不教。因为没有公认的标准,有些国际学校、国际课程班对中式课程尽可能地进行压缩,甚至完全舍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认为,国际合作办学把国外的课程直接搬到中国来,对于少部分学校来说,做这样的尝试是可以的,但是对绝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公办学校来说,提供的课程应该是“国际标准的课程”,而不是照搬国外的课程。

    “时下盛行的高中国际课程班完全实施国外课程,会存在‘教育主权’问题。”尹后庆认为,在引进国外课程的时候,一是要处理好“基础”与“国际”的关系,做到“基础为本,国际为用”;二是要处理好基础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对此,上海已经在政策探索上先行一步,拟定了有关国际课程的政策框架与思路,强调建立国外课程准入审核机制。他们特别明确,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必须使用中国教材。但是,具体到这4门国家课程怎么保质保量,进入国际课程体系怎么实施,仍需要深入探索。

    王素认为,课程建设的着眼点更多地应该放在“建设国际水准的课程和引进国际通行的、大家认同的理念教学方式。但是从内容来讲,它应该是本土化的”。

    目前,很多学校在本土化课程设置上,参照国际理念,吸纳国际优质资源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把引进教材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40多种校本教材参照引进教材编写,为有意进入高中国际部的学生提前奠定双语基础。厦门英才学校则自主开发教材,将美国的教材校本化。

    形式上的中西融合、国际化并不难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还需一个过程。“更高难度的正是如何融合。”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这一问题:“我们也讲世界历史,为什么不用英文讲,为什么不用中国化的东西替代它的艺术课程。”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市场,让孩子们从小在国内就接受先进的国际教育,办中外合作国际初中或高中是一条路子。康长运认为,“如果我们能办好高中的国际化课程,既让孩子接受了国际化教育,为他们出国留学铺好道路,又可以为家长们节省费用,那就一举两得。”但是,“如果是油水模式,则永远是分离的”,康长运希望能创立一种更好的模式,像茶和牛奶一样“平分秋色”。

    今天中国国际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借鉴和模仿国外课程,更不是国外院校的招生机器。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教育也必然会对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建立综合国内外教育精粹的自主课程体系,在国际教育中赢得话语权,让我们的课程有更大的包容性和选择性,才叫真正的国际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