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如何走出“国际范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寻找衡量国际化的“尺子”

    请了几个外教,用了几套原版教材,有没有引进国际课程,国际交流活动多不多……这些似乎已成为校长们评判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但它们又是否真的代表了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和内涵?

    在论坛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化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发布了他们与中国教育报刊社合作开发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质量与评价体系。

    王素认为,衡量教育国际化水平首先要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定义溯源。基础教育国际化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国际化素养的过程。“国际素养是学校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非常核心的要素。”学校所有对学生的教育都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因此,在基础教育国际化测评体系的评价标准中,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成分的多元化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许多测评指标也都指向了学生和教师的国际素养。

    周满生明确反对将以引进多少国际课程作为评价学校是否国际化的唯一标准。他认为,“必须把提高教师国际化素养放在核心地位。不论是国际学校还是普通高中,一定要有一套系统的讲授国际课程、培养国际教师的方案。”

    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许多地区逐渐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力量太小,无法产生大的影响力,不具备辐射区域的效应。但是如果以省、市为主体推进教育国际化,范围又太大,无法落在实处。基础教育国际化,更适合在区域范围内展开,以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在我国先行开展基础教育国际化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区域,如上海浦东区、北京海淀区、深圳南山区、成都武侯区等,都制定有3-5年中长期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这些规划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试验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成都已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区(市)县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明确了各级政府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建立起基于数据管理的科学监测评估体系。

    据王素介绍,基础教育国际化质量与评价体系中,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主要从环境、投入、过程和结果这几个方面综合考量。其中,区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环境,涉及当地经济背景、政策与规划。在区域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地方组织与领导、经费与资源状况,以及课程与教学、师资建设、国际交流、国际项目的分布情况,等等,都是考量的要点,但最终的检验结果还是体现在学生国际素养和教师国际素养上。

    国际班并非教育国际化捷径

    教育国际化的需求使得高中国际班在全国各地十分红火,有人认为,这不失为一种融入世界的教育国际化捷径。

    实际上,部分地区的普通高中开设了以出国为导向的国际班,满足了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的多样化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常规教学带来了影响。由于缺乏政策规范,国际班在师资安排、课程安排、教学质量等方面遇到新挑战。部分课程存在随意性、盲目性,且收费高昂,使高中国际班引起了社会争议。

    尹后庆认为,很多高中开设国际班的动机十分复杂,有的是出于提高学校声望,有的是为提高经济效益,也确有一部分学校希望借此来推进教改、课改,提高教育质量。但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公立学校国际部都是采取和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方式办学,第三方除了学费分成,还包括留学项目咨询。中介机构的利益补偿与利益趋向,导致这些国际班办学相对独立,国际班与普通班的师资、课程、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方面难以充分互通共享,国际班的优质资源无法在全校形成辐射。

    如果只是在高中办国际班,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水平,谈不上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为了满足升学需要,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语言和国际课程的学习上,对出国留学没有直接影响的国家必修课程无形之中被忽视了,学生都在突击准备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国际教育沦落为了“洋应试”。事实上,放弃中方课程、追求国际课程的做法,虽然对申请国外大学有利,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周满生认为,避免我国高中的国际课程班走入歧路,要注意“四不”。第一,公办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国际课程班,不是外国大学的预科班;第二,高中国际班不是国际教育机构的招生办,中国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国内或国外上大学;第三,国际课程班不应该成为中介机构的牌,与中介互相分成;第四,国际课程班不是“教育产业化”的渠道。“公办学校一定要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引领人,将国际通行的课程方向和基础教育优势相结合,助推本土教改,补本土教育之短板。”

    呼唤更多海归加盟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考量的不仅是教育的硬件设施,也考量教育的软件实力。师资就是软件中的核心要素。没有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也不可能实现。

    在此次论坛中,专家就师资队伍的国际化问题展开讨论。有专家提出,目前真正懂国际教育的管理者较少;借鉴国外教育的资源造就一批师资队伍并不容易;由于缺乏政策规范,很多外教没有教师资格证。

    “如果将中国的国际学校比喻成一个舞台,这一舞台主角却是外国人。”康长运说:“这样是做不出我们想要的国际教育的。”

    要想教出“中学西用”的国际化人才,首先要有过硬的国际化师资和管理队伍。尹后庆认为,“目前缺少的一是了解国外课程的专家队伍,二是能够参与国际教学的教师队伍,三是具有国际课程实施与管理经验的校长队伍。这也是当前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三支队伍。”

    过去在这一领域我国长期依靠引进外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目前来华任教的外国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流动性大,单方面提高门槛又必然造成聘用成本的提升。国内传统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小学教师,在外语语言能力及对国外教育模式的了解程度上显然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外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又不具备教师资格。因此,最能平衡各方利弊、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及管理队伍层次的,就是有过国外教学经验的留学回国人员。

    与会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剖析了留学回国人员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优势。出国留学既培养了他们的学识素养、教研能力,更让他们有机会亲身接触和感受国外教育,最重要的是在人生阅历、适应能力、自理能力及心态方面变得更加成熟。这些人接受了东西方的双重教育,了解和适应中国国情,懂得西方教育优劣势。他们的身上,承载着中国文化,同时具备西方思维,他们正是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趋势下最需要的乘风破浪者。这样一批海归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必然成为巨大推动力与革新力,带领中国基础教育师资及管理队伍迈上新台阶。

    目前在国内,已有国际学校设立了“40,40,20”的师资结构,即40%外籍教师,40%海归教师,20%的中教双语教师,效果良好。教育部国际司出国留学工作处处长徐培祥表示,要让“学得好、回得来、用得上、信得过”的优秀海归,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生力军。

    为基础教育领域培养更多合适的人才,显然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共同配合。事实上,基础教育层面对留学人才需求之大,发展前景之宽阔,并没有被广大留学人员真正意识到。这就需要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更多海外留学人员关注和加入中国基础教育行列。

    希望有更多的海归从事基础教育事业。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副校长马成表示,“我们想让有经历、有经验的人回到学校的体制内,组建一个‘诚信联盟’组织,服务每一个想上大学的人。我们现在有外国人参与,但如果有更多有梦想的年轻海归加盟,我们会做得更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