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职教的生命 特色是学校的灵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4年11月,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徐菊梅老师带领徐菊梅、蔡遵义、王慧勤的团队,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他们的参赛作品《特征和顺序——说明文写作》教学设计,获得了中职组教学设计比赛语文组全国一等奖之冠的佳绩,为江苏职教争得荣誉。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扬州市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之一。学校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国家教育部门授予扬州市仅有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年,该校师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荣获中职组两块金牌,这是该校师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的第九枚金牌。同年学校对口单招本科升学率摘取了扬州市桂冠。无论是本科上线人数还是本科上线率,均取得了扬州市的优秀成绩。

    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取得的办学实绩,从战略高度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的:“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科学论断落到了实处。对此,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王慧勤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身心健康有保障,安身立命有本领,未来发展有选择,一生幸福有准备”的职业教育的育人新目标。同时,学校着力改革创新中职教育教学的理念措施,步步靠实地将“学生发展职业化,教师发展专业化,专业发展品牌化,学校发展特色化”学校发展思路落到实处。

    质量是职业学校创新发展的核心要务

    2014年是扬州市的教育质量攻坚年,也是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创新发展的跨越年。走进这所充满现代教育气息的学校,就一定会亲身感受到这所学校在质量攻坚过程中“谋突破、出真招、见实效”创新举措,就一定能够领略到这所学校走在全市乃至全省职业教育领先位置的风采。

    古希腊寓言家伊索说:“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职业学校想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要把质量视为学校创新发展的核心要务常抓不懈,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近年来,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行胜于言,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使学校实现了新的跨越。他们埋头打了几大办学质量的“攻坚战”,即技能大赛攻坚战:师生参加技能国赛,首次获得两块金牌;升学质量攻坚战:抓实口单招质量,本科升学率摘取扬州大市桂冠;就业质量攻坚战:毕业生供不应求,大批优秀企业抢聘订招;管理质量攻坚战:创新潜能德育育人模式,助推学子实现人生梦想;对外培训质量攻坚战:培训人数再超在校生数,荣获“江苏省退役士兵培训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与江苏信息产业基地共建“扬州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 

    这些办学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着力开展的“四大”质量工程。一是锻造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为实现质量跨越,学校经常组织调研学习,由校长亲自组织管理干部及教师,到国内先进职业学校学习。同时,学校还邀请职业教育及教改专家来校传经送宝。二是完善系部管理,全面推进二级管理机制建设。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将原来四个系部细化为六个系部,强化了对系部的工作考核。系部主任实行竞聘上岗制,系部教师由系部主任选聘和考核。同时,学校还将学生考核成绩记入教师档案,作为系部选聘和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三是全面实施“一二三名师工程”。启动培养“全国名师10名;全省名师20名;全市名师30名”工作。四是强化调研、教研、考研,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在优化课程结构、创建品牌专业方面,学校要求各系部落实“三研”,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即调研国内外与本系部专业相关的最优秀企业、调研行业的发展现状、调研本系部优秀毕业生的最佳状态。使专业课程做到了与市场接轨、与学生职业素养要求接轨、与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接轨,并主动适应知识、技能的行业考核与竞赛。

    目前,学校已经打造出了“旅游服务与管理”江苏省品牌专业、“中餐烹饪”江苏省品牌专业、“导游服务”江苏省特色专业,这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和提高中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特色是铸造职教品牌的有效利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近年来,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特色工作途径与方法,创建了4A考评标准、5S管理机制、6S管理细则、“青年军校一日常规十八条”等一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创立了激情早读、阳光跑操、“一人一责”、“两个”长跑、“三规”教育、七彩社团、师生“双杯赛”、学生干部动力特训营、校园“梦想秀”等一批“西点军校”式品牌职校的德育特色活动。形成了以“文化潜能养德,行为潜能铸德,劳动潜能砺德,活动潜能育德”为内容的“潜能德育”特色体系。80多家职业学校先后来校观摩交流,在省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潜能德育”体系主要包括:学习潜能、做人潜能、做事潜能、立业潜能等四个方面。一是学习的潜能。由于绝大多数中职生学业基础一般都相对薄弱,潜能德育第一要义就是挖掘和发展中职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锻造他们的专业技能。二是做人的潜能。由于中职生心理素质普遍偏弱,大多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潜能德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成才、先成人”。即全面挖掘他们的正面人格潜能、心理潜能、品德潜能,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三是做事的潜能。中职学生作为未来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是潜能德育的重点内容。四是立业的潜能。潜能德育还有一个服务方向,就是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因此,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创新形成了“四大”潜能德育特色举措:特色的文化熏陶培养潜能——文化潜能养德;严格的行为规范挖掘潜能——行为潜能铸德;艰苦的劳动磨炼发掘潜能——劳动潜能砺德;丰富的活动锤炼激发潜能——活动潜能育德。

    “技能扶贫”是学校发挥品牌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的特色助学措施。2014年,学校与扬州市团组织、市妇联组织、市民进、市报业集团联合创建扶贫“慈善励志班”,促进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现在,212名“湖南班”走进该校,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湖南怀化慈善励志班”正式开班,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入学就读。事实上,这并不是该校第一次帮扶山区困难学生。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13名雅安学生到扬州“拎包上学”。如今,这些孩子已经在扬州幸福地学习、生活了一年。学校以“技能扶贫”的形式,改变了贫困地区学子的命运。

    坚持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也是该校专业建设的特色。为助力扬州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更好服务扬州世界名城建设,该校不断优化酒店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信息服务等专业,做强传统服务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学校毕业生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扬州市和江苏信息产业基地的一支生力军。目前,这所学校又站在新的起点,与江苏信息产业共建“扬州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与扬州职教集团建设“扬州职教集团电子商务专业公共实训平台”,为推进职业教育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叶文进 赵艳文 王 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