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加快向“建构型教育”转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0-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论湘西女教师反映的中小学教师疲于应付各种检查的情况是否属实,九年义务教育至今仍处于“检查型教育”阶段是不争的事实,高中教育也是在延续“考试教育”,辅以“检查型教育”。

    所谓“检查型教育”,是指本世纪初全面普九以来,以督导检查为主导的教育,旨在普及国民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人才教育、大众教育、合格教育

    “检查型教育”的出现有客观存在的需求,教育举措更多是顶层推动、政策性、强制性、禁止性、定量化的,必须严格反复检查才行。同时,“检查型教育”也是现实选择的无奈,因为缺乏系统有效的操作秩序,以致中小学教育有退化成为考试教育的倾向。不时开展基础教育督导评估的检查式教育,不仅是深化普及教育的举措,也是减缓普及教育退化的无奈选择。当然,“检查型教育”也有主观人为的遗憾,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干预教育具体事务过多,又比如不少教育工作者依然认为办教育、办学校主要还是升学和考试等。

    虽然普及教育还没有全面实质性完成,但“检查型教育”的种种问题使我们不能再不闻不问,必须建构新的教育操作形式。

    新的教育操作形式,即“建构型教育”,也就是学生、教师、家长、政府等积极参与建构教育生态的教育。学生建构学习生态,教师建构教学生态,家长建构育人生态,政府建构管理生态,全民建构社会教育生态,并在科学教育思想的引领下,良性互动,有机勾连,实现教育由外在驱动、功利驱动的“检查型教育”向内在驱动、价值驱动的“建构型教育”跨越。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也找到了普及教育的实现形式——素质教育,构建了核心素养体系。新课改通过建构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新考法,建构起生成型的课堂生态,许多理念和方法已扎扎实实转化为学习教育行动。但由于没有彻底打破以考试为主导的教育生态,教育的宏观导控不得不拘束于运动式的督查。

    教育具有不确定性,即使定性,也要处于过程中、变化中,且要指向未来。教育检查应注重理想性导向、过程性导控、未来性导引,而不是简单的结果性衡量。因此,“检查型教育”要加快向“建构型教育”转变,解决当下检查过多影响教学的教育困境。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