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在挑战中前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访谈嘉宾 邬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部部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访谈嘉宾 杨润勇

    中国教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农村教育研究”课题主持人。

    ■各省份农村教育发展指数差异悬殊的基本原因在于,城镇化率高的地区教育投入远远高于城镇化率低的地区。

    ■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难点是两极化问题,即乡村学校小型化和县城学校超大化问题。

    ■同城市相比,农村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尤其是农村优秀师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本报记者 苏令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怎样从国际比较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教授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杨润勇研究员。

    我国农村教育何以在短期内取得突出成就

    记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邬志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重大进步,如:彻底结束了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给农村教师打白条的历史;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得到了极大控制;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极大改变,过去老龄化现象相当严重,我们的调查显示,现在有34.3%的乡村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工程使学校的硬件有了较大改变;农村儿童率先享受了免费教育,等等。目前,国家正实施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全面改薄工程、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工程,下一步国家还将出台针对乡村教师的特殊支持计划,会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职称晋升、教师补充等方面给予更大的倾斜。

    杨润勇:从整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一是农村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底,我国所有区县全部实现“两基”,100%义务教育人口入学,我国文盲人口比例及人数呈现同步下降的趋势,农村小学新生中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逐年提高;二是教师队伍素质有所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有所提高;三是农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不断增加;四是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农村学校超大班额现象有所缓解,小学大班额比例有所下降;五是农村中小学现代化水平提速,农村中小学教育设备日益优化。

    记者:《从发展指数看我国农村教育的亮点与差距》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居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首位。与其他8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相比,我国农村教育在哪些方面领先?原因是什么?

    杨润勇:中国农村教育总指数得分居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首位,其中教育机会指数排名较高,接近高级城镇化阶段国家水平。从单项指标来看,中国在农村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入学率方面的指数表现最为“抢眼”。农村教育质量指数仅次于墨西哥。可以判断,中国农村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优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

    邬志辉:根据报告所公布的数据,我国农村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在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方面也排在前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应当归功于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投入。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200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件会议以来,国家持续出台了向农村倾斜的教育政策,从“两免一补”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从“特岗教师计划”到“公费师范生政策”,从“两为主政策”到“留守儿童关爱”,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工程”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等,无不倾注了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极大关怀。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把农村教育放到“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和“民生之首”的战略高度加以关心。其次应当归功于于社会慈善机构的大力支持。无论是社会团体到农村支教,还是第三方给予农村教育经费资助,都对农村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还要归功于农村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过去,农村家长觉得如果子女能读得好、能考上更好的学校就供孩子读书,如果学不好就辍学。随着义务教育法的普及和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期望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如何看待我国农村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记者:调查显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各项指数呈增长状态,城乡教育差异不断缩小,是否意味着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杨润勇: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教育差异不断缩小,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都极大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透过教育发展指数,我们完全可以说,教育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具有改革的强大动力,我国农村教育会越来越好。但是,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邬志辉:从2012年国家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得知,虽然在某些方面城乡教育差距在缩小,但总体上城乡教育差距还依然存在,而且差距还比较大。农村教师留守意愿不高,城镇教师交流动力不足,大学生赴农村任教愿望不强,都从不同侧面显现出城乡教育差距的存在。我们要充分看到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的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且不可掉以轻心。农村教育的发展还很脆弱,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出现新的反弹。

    记者:在当前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杨润勇:虽然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城镇化背景下,部分地区对农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城镇化就是“消灭农村学校”,就是“学校进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与此同时,在城镇化加速背景下,农村教育呈现了新的特征,反映出了农村教育的新问题,如农村教育规模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减少,各级各类学生流动日益频繁、进城就读人数日趋增多;一些农村学校班额减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空壳学校”;农村教师队伍受到冲击,优秀教师“孔雀东南飞”现象增多;农村办学条件改善步伐放缓,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受阻……这些问题相互关联,构成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新特征。

    邬志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主导的国家,我国的学龄人口数量几乎相当于除印度和墨西哥以外的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一个国家的人口总和。

    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难点是两极化问题,即乡村学校小型化和县城学校超大化问题。乡村小学处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末端,无论在师资配置还是办学条件、经费保障上都处于不利的地位,由于学校小,没有规模效益,许多地方政府不愿意对乡村小学进行优先的资源配置。但是,在农村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家庭的子女无法到县城上学,如果这些学校不保留,他们极有可能辍学。但是,保留这些学校,优质资源又难以配置到位。这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子女带到县城读书,出现了大量的陪读群体,导致县城学校的大班大校问题,教师编制严重不足,这也同样影响了县城教育质量的提升。

    记者:我国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落后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发达国家,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差距?

    杨润勇: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状况虽然好于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但与OECD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单项指数得分情况看,首先OECD国家如美国、日本,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指数也相对较高,远远高于中国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指数得分;OECD国家目前83%的年轻人能完成高中教育,而中国目前仅为73%。此外,OECD主要国家的农村教育机会公平指数均高于中国。

    邬志辉: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获得了极大提升,但是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是一个农村基础薄弱且农村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这样一个大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OECD等发达国家实现中国今天这样的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足足用了百余年的时间,而我们只用了短短3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这样的成就,因此已足以令世界震惊了。我们既要瞄准发达国家,加快追赶的步伐,但是更要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节奏走路,不可盲目追赶攀比。

    为什么城市化率高的地方农村教育发展较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