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文化引领 走特色发展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数控专业

    学校简介 

    2010年,山东省文登市委、市政府部门高起点筹划调整职业教育布局,依托文登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将文登市技工学校、威海工商外国语学校、文登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十多所国办、行办职业学校整建制合并,组建了文登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内含文登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文登高级技工学校、山东电大文登学院,一套班子,三块牌子。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门、人社部门、财政部门等三部委批准,职教中心内的文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2014年5月,来自威海市的6所中职学校及12家企业代表,齐聚文登职教中心,共商文登汽车船舶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事宜。在听取了学校工作汇报、参观了教学设施和实训车间后,所有人对文登职教中心的办学模式竖起了大拇指,对文登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有了更新的认识:职专、技校和电大共处一校,打破先天格格不入的僵局,以资源共享、规范管理为路径,真正实现了中职教育、技工教育、电大教育的完美融合、和谐发展。

    无独有偶。同年7月,当张惠香女士以家长的身份,第一次进入文登职教中心为孩子择校做“考察”时,就察觉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虽为职业学校,“崇德”却写在了“尚能”之前,并成为近万名师生信奉的准则,蔓延成为一种文化空气;虽然学校已经有98%以上的一次就业率作保障,却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主动扛起了“帮助学生完成从‘技术工人’到‘技能人才’转变”的责任与担当。

    “能把职业教育办到这种程度,真是不简单!”这次普通的考察过后,张女士就像很多慕名而来的家长一样,果断决定将孩子“交”给文登职教中心。在她看来,一所能兼容并蓄的学校一定有管理上的独到之处;一所重视孩子品德教育,又可以真心实意为孩子未来铺好路的学校,也更值得放心托付。

    “成绩单”可以印证。短短四年时间,文登职教中心连续摘得“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然而,其创造的“职教传奇”又何至于此。比荣誉更生动的,是文登职教中心“资源整合、德技同频、产教共振”的办学实践。

    整合优势资源立学

    构筑一体化职教平台

    文登职业教育资源丰富。1979年,文登成立“天福山农技中学”,拉开了文登部分普通高中改办职业学校的序幕。至1991年,文登共有职业学校10所,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然而,专业设置重复、基础设施薄弱、生源恶性竞争等矛盾也日益突出。

    2000年以来,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文登市委市政府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先后将10多所国办、行办职业学校合并重组。到2008年,文登将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整合为3所,并做出“整合中职教育技工教育、和电大教育,筹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战略部署。

    2010年1月,文登职业教育整合工作完成。同年8月,投资2亿元,占地24万平方米的文登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内含文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文登高级技工学校和文登广播电视大学。至此,文登职业教育学校多、杂、乱的历史彻底结束,集中所有力量办好职业教育成为可能。

    一处中心,一套班子,三所学校,三块牌子,承载文登全区核心职教资源。内含的三校,办学层次不同,主管部门不同,办学特点不同,施教对象不同。文登职教中心成立之初,先天性的难题接踵而至,解决难度可想而知。

    体制如何理顺?理念如何确立?机制如何设置?资源如何整合?如何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好职教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就当时的形势和具体情况而言,这些并无直接可用的“模子”可套。一切从零开始。

    责任当头,不容些许迟疑。在认真研究和充分论证之后,文登职教中心提出坚持“资源共享、和谐发展”的总调子,确定了“以技工、职专全日制教育为主体,以开放教育、网络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为延伸,以社会技能培训为拓展”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办学方针,从潜在生源、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各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以此全线突破难题。

    当时,电大开放教育和奥鹏教育开设的21个本科专业和40多个专科专业,与技工和中职开设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占到90%,为实现资源互通共享提供了可能。

    然而,三校组装拼接后的资源共享,强制实施起来容易,要真正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又该怎么办?

    合校伊始,问题就被校长王喜杰提上校党委优先议事日程。“思想上认同、支持,行动上自觉、配合,这才是我们的管理目标。决不能贪一时之功走简单强制的捷径!”校党委态度明确。

    很快,学校党委即讨论决定以“提素质、强技能、树形象”活动为抓手,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为突破口,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使从三校会聚而来的师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打心底里认同新的大家庭,凝聚发展向心力,实现“思想抱团”。

    这无疑是找到了资源共享良性发展的金钥匙。而这金钥匙背后,职教一体化平台的“大门”也由此打开。

    在新的一体化平台中,设施实现“由一校到三校乃至社会范围”的最大限度、更高层次共享。在职教中心,规划11层的蓝经实训基地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建成后,这里将面向企业及全社会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扩大职教中心服务社会的功能范围。不仅如此,以主办公楼、素质教育楼、图书馆为主体的办公区,以教学楼、培训楼、实习车间为主体的教学区,以塑胶篮球场排球场、塑胶运动场、中心广场为主体的学生运动区,以学生公寓、餐厅、后勤服务基地为主体的生活服务区,其中包括9个标准实训车间、9000多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及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校园设施设备,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并为社会技能培训提供可靠保障。

    教师、专业资源成为联动三校的“活水”。在文登职教中心技工、中职的340多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有121人,研究生学历及在读研究生共50人,本科以上学历达99.2%,双师型比例达89%,为电大教育以“优中选优”的标准选用课程辅导教师和开放教育班主任,留下足够的选择空间。技校的数控专业为省级实训基地,汽修专业为省百强专业;中职的数控、汽修、烹饪、电工专业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建筑专业为省“十、百、千工程”试点专业,其突出的专业优势和优质的课程资源,为电大学历教育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三校合一,共享的不仅是物化资源,还有生源这一潜在能源。自2010年起,技校和中职全日制招生总数连续四年位居威海中职同类学校首位,全日制技工和中职毕业生总数年均稳定在1200人左右,而其中50%至60%的毕业生选择在电大开放教育继续学习。这不仅为技校生升级为高学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搭建了通道,也为电大实现了“潜在生源”到“正式学员”的质变。

    为促进三校深入融合,构筑起更为完善的一体化职教平台,文登职教中心秉承“打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明确提出了“人才立校、技能强校、特色兴校、品牌铸校”的办学理念和“崇德尚能”的校训,确定了“制度建设、文化引领”的管理理念和“制度管人、程序管事”的管理办法,凝练出“真正教会、追求卓越”的教风和“真正学会、开创未来”的学风。

    如今,文登职教中心内中职、技校与电大教育资源高度融合,形成了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职教中心涵盖在职研究生教育、开放教育本专科、奥鹏教育本专科、普通中专、技工、高级技工、预备技师等不同层次学历教育,实现了“一年一大步”的发展目标——

    2010年,文登电大被确定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

    2011年,文登职业中专被确认为国家重点中职学校;

    2012年,文登职业中专被国家教育部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备选学校;

    2013年,文登高级技工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文登职业中专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

    摸着经济的脉搏办学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

    不论是学生诉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核心应该定位在就业教育、谋生教育上。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都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是有一身本领,有的职业院校受学生、家长青睐,受社会、企业追捧,有的则不受各方面待见。差距如此之大,原因在哪里?”校党委班子对此有高度统一和清醒的认识,凡是认可度存在较大问题的学校,大多存在自身内功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轨的问题。

    “职教的落脚点在就业,但又应不仅仅局限于学历就业。”职业教育极具地域性,要办好职业教育,就要摸准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脉搏,从单纯的就业教育上升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去,让毕业生既有学历,更有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技能。唯此,才能真正释放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技能强校”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