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高校教学活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法商学院导师带领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武汉工程大学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近十年来,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如开辟E+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举办法商双专业实验班等,特别是法商学院实施“1+x”全程导师制(所谓“1”是指一个学生班设置一名班导师,班导师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所谓“x”是指一个班设置x(若干)名专业导师,专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养成、专业意识培养、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四六级考试、司法考试、认识实习、业务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考研、就业等全过程培养或指导),真正实现全体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增加教师责任感 提高教学执行力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自2004年6月以来一直在探索,由最初的“1+x”单一导师制(只负责专业指导)到2011年的“1+x”全程导师制(四年不断线的全过程指导),由最初的一两个班试点到2010年的全面推行,“1+x”全程导师制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院规定,导师必须每月至少与学生见面1次,每学期与学生见面时间不少于10小时;周四下午是导师与学生见面日。学院给每位导师颁发了《导师工作手册》,导师及时填写指导日志。学院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导师工作的重点。学院于2012年出台并实施《教师责任津贴分配办法》,将“1+x”全程导师制与教学、科研并列考核,通过计分的方式计算出导师的考核分数(责任津贴)。导师工作与年终责任津贴挂钩,体现了责权利相一致原则,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教师逐渐养成了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关怀学生的良好习惯。

    导师一方面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一方面吸收学生参加自己的教学科研项目,导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导师的教学科研热情。近几年来,法商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共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主持省级教研项目5项;教师参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师主持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教师主持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2项;教师主持获得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中心2个。教师在做好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没有丝毫懈怠导师制工作,“1+x”全程导师制也有力推进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全程关怀创特色 素质教育结硕果

    近四年来,法商学院法学专业学生司法考试专业通过率平均为37.78%,报考通过率平均为47.28%,每年超过400分的有10多人,其中牟疆燕得分451分,名列湖北省考生前列;法商学院共有11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80多人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法学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率平均达21%;法商学院学生四级通过率平均为97.23%,六级通过率平均为53.17%,名列各学院排名前列;法商学院学生获毕业证率平均为97.27%,获学位证率平均为96.83%,名列学校前列;法商学院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为94.76%;法商学院没有出现学生考试作弊等违纪违法现象,没有出现学生死亡等安全责任事故;法商学院涌现出了第二届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最美志愿者”、校学生会执行主席、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自鑫,湖北省“两访两创”品学兼优大学生何缘,湖北省“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获得者徐峥,湖北省十三届运动会篮球联赛女子甲组第一名主力队员谢玉荣等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学生普遍认为,进了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就像进了一个家,专业导师就是家长,学生就是家庭成员。学生普遍感到,在专业导师的怀抱里有了安全感与归属感。法商学院每年举办“新生家长与法商学院领导面对面”活动,当听完学院领导介绍“1+x”全程导师制后,学生家长非常赞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学院把本科生当成研究生培养,实行四年不断线的全过程指导,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人与成才,同时也消除了家长们的种种疑虑与担忧。导师普遍认为,通过与学生探究专业知识和人生哲理,在交流与解答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价值。

    武汉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吴元欣在听取法商学院院长许承光关于学院实施导师制的工作汇报后,对法商学院“1+x”全程导师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一制度是贯彻教师教书育人的有效形式,能够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校长王存文在相关会议上对这一制度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制度是教师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方式,实施效果显著,学校决定在2015年全面推行这一制度。

    (陈 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大德育人 大行立身     下一篇:校长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