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连金州新区是如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金州新区已有40余所中小学参与国际交流,并与13个国家(地区)的
22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交流内容与形式不断扩大和深入。

弟子规经典诵读

孩子们陶醉于校本课程中

中美孩子共度元宵节

金州新区每年有近1500名师生参与境外培训交流活动

    金州新区是大连市改革开放先导区,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也是中国教科院“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新区管委会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办“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教育成为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股“硬实力”。

 

    金州新区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和国家教育部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也是中国教科院“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人口120万,辖区内有高校12所,义务教育中小学90所,公办高中7所,公办幼儿园11所,在校中小学及学前儿童10万人,另拥有社会办学机构200余所。

    金州新区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方针,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秉持“多元开放,国际融合”的发展理念,以强化教育高位均衡、谋求教育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主线,以文化培植、科研引领、方法创新为发展动力,以校长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实践创新、校本课程开发、教育国际化等为内容主题,立足于培养每个孩子综合发展、全面发展、个个成才,构建区域教育公平、均衡、特色化发展新体系,塑造高品位的优质教育

    如今的金州新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教育成为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股“硬实力”。

    教育满意率95.23%是怎么赢来的

    自2012年以来,金州新区教育工作社会满意度均在95%以上,说明教育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问及当地老百姓,这样的满意度源自哪里?他们会说,是新区对教育工作的全力支持。新区管委会领导说:“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是最大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是政府职责所在,全区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把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和优先方向,让全区所有孩子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新区多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把教育发展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作为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的软实力,作为提升区域品牌的硬实力,党政领导层首先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共识。有了这样的共识,就细化为给老百姓实实在在做事的一项项教育民生民心工程:

    ——近5年教育投入70亿元,顺利实现“三个增长”目标。

    ——为全区为涉农地区学生配备123台标准校车,财政年补贴2000万元。

    ——为全区8万名孩子免费定制校服,财政年补贴1000万元。

    ——改造14所学校旱厕,是大连市首个消灭中小学旱厕的涉农县区。

    ——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确立“统一标准、政府监管、财政补贴、社会化运营”的新模式,计划截至2017年,将提供近万名幼儿入园学位,全面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在“三个增长”的基础上,2015年再投入2.6亿元,用于启动新建校舍项目,实现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免费就近入学,提供更为优质的“同城待遇”。

    ……

    问及学校师生,这样的满意度源自哪里?他们会说,是新区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干部把“秤砣”心放在了老百姓这边。新区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说,教育工作就是“为民,利民,惠民”的,机关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尽神圣职责,让群众满意,这是我们的职责,责无旁贷。在历史性变革大潮中,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教育要更贴近群众,更勇于创新,更快速发展,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集团化办学加速均衡进程

    金州新区是新组合的区,辖区内既有条件较好的社区,也有农村地区,办学条件不一,学校之间差别很大,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但老百姓可不管你这些,既然都在新区,他们就希望孩子享受到一样的教育。怎么办?教育管理部门领导提出了大集团化发展的思路,即组建覆盖农村及新兴地区的教育集团,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实现地区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共享,让全区所有孩子都享受无差别的教育资源。

    教育集团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由学校以及相关企业、驻区高校、国际著名学校、科研机构等加盟组成。行政上隶属区教育管理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集团是校务最高决策机构,其核心作用是:确立集团统一的办学、课程、课堂、管理、师训、校园文化等建设标准;组织集团成员按统一标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顶层设计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的高位均衡;科学调度整合集团内师资、设备设施资源,形成效益最大化;吸纳社会力量共办人民满意教育,补充政府办学人才、资金、资源不足。

    组建教育集团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各学校、相关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组成,理事长由核心校校长出任;组建教育集团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决议落实情况。

    2013年,金州新区在获得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之后,又提出了高位均衡发展目标。2014年,他们提出了“中心开花,两翼齐飞”教育发展思路,按照国家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成功组建了东部、西部和北部3个教育集团,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在农村地区就地建名校,以名校带周边,实现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与中心区同质同速发展”的工作目标。

    3个教育集团均位于农村地区和新兴地区,涵盖14所中小学,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面对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有待提升等难题,新区管委会给教育集团特殊政策: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00名合同制教师,逐步更新和替换现有高龄教师,实现师资队伍的更新优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0名高水平教师,进一步调整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面向全国高校招聘1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全部充实到一线学校。

    此外,新区还为3个教育集团选派了全区最优秀的校长和师资,并给予多项特殊扶持政策。经过半年实践,集团化模式已成为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推手,真正实现了学生受益、群众拥护、社会支持。

    今年,他们继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提出了“一横两纵”空间布局,欲再组建若干集团化发展校群,构建全区教育均衡发展主框架。“一横”即指:以金石滩、主城区、七项山横向主轴,打造以东部教育集团、金州中学教育集团、西部教育集团为轴线的教育格局;“两纵”即指:沿黄海大道,打造以红星海学校、开发区七中、红梅小学、松林小学、童牛岭小学、华润小学等开发区中心校区组团、湾里地区教育组团、东部教育集团、北部教育集团为纵轴的教育格局,以及沿环渤海大道,打造以站前地区教育组团、实验小学、城内小学、101中学等金州主城区教育组团、西部教育集团为纵轴的教育格局。

    12个教育集团,覆盖了整个新区的城市和乡村,有了这样的大布局,有了教师的整体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到了新区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辐射、全覆盖,全面促进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快速发展。

    新区驻有12所高校,这些高校人才济济,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但因为隶属关系不同,过去,高校与地方合作不多。新区教育管理部门主动与高校联系,加大合作力度,请他们参与到地方教育发展中来。他们与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等驻区高校合作成立体育艺术教育联盟,在教师专业化培训、特色课程建设、教育资源共享、送教下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各合作高校陆续派出200多名优秀大学生进入20所涉农地区学校开展“送教下校”活动,有效地缓解了艺体教师短缺和专业性差等问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