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 锻造辉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永大电梯班开班仪式

五轴加工中心

仪器分析赛场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在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全力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的进程中,学校数控技术应用、化学工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应用等5个重点专业的建设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学校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各专业紧抓机遇,锐意改革,突出特色,进一步深化“7+1”模式改革,不断将专业做大做强。

    示范之花,绽放校园。在这5个重点专业中,校企合作制度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处处都展示了该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成果。而随着各项创建工作的开展,各个重点专业如颗颗明珠一般熠熠生辉,成为学校对内对外创新发展的极好名片。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将实训进行到底

    走进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第一印象就是震撼:在这个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建筑里,180余台(套)普车、龙门刨、数控机床、数控铣床等设备一应俱全。这个省内同类院校中极为先进的实训中心里,还有国内较先进的精密加工机械——门式五轴高速精磨加工中心设备。

    “在这个实训中心里,只要有图纸,汽车也能造出来。”全市劳动模范、临沂市首席技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解鸿翔这样说。他介绍,这个中心每天可同时接纳420人进行各类教学实训及生产性实训,工学结合实训条件得到有力保障。此外,该专业还有校外实训基地10家。

    有了良好的硬件设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该专业实行了实行训练课题成绩抽测制度,同时建立技能大赛常规性制度,制定技能大赛训练计划,组织选拔优秀学生成立技能竞赛班,长年进行常规性训练,积极参加省、市各类比赛。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项目化”、“一体化”教学课程均占70%以上,实训开出率在95%以上。

    从该校数控技术应用毕业的学生,一般都能拿到《技工院校毕业证》和《数控车操作证》等多项证书,技术水平普遍都超过中级技工,接近高级技工。“更重要的是,学生经过这样的实训,能够在以后就业岗位上尽快熟悉起来。”解鸿翔说。

    化工专业让学生“动”起来

    2014年是个收获的年度。对学校轻工化工系2013级应用化学班王辉、周文亮等同学来说,他们在全省“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拿到的二等奖,是对他们刻苦学习的最好褒奖。

    近年来,该校学生在省内外技能大赛上屡屡斩获佳绩,“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是重要原因之一。该系教师赵杰华介绍,“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能力实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一体化。因此,“项目化”教学主要以专业课为主,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我们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

    赵杰华等教师对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久泰能源等18家企业进行详细调研,掌握了企业用工需求,并通过对化工企业的岗位进行归纳、分析、统计,将教学目标专业定位为培养化工企业的一线技能型专门人才。例如,在“化学工艺”这堂课上,陈杰老师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完成“合成氨”生产工艺,即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而氨则是化肥的主要原料之一。小组里,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大家一起协商、配合,共同完成这个项目,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成果是非常明显的。在示范校建设期间,该专业共输送269名具有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就业稳定,企业满意度调查90%以上,有的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和领导,如金正大集团庞璐昌已经提升为分厂副厂长,圣亚精细化工李林提升为经理助理等。

    机电专业建立“入校=就业”新模式

    “我们专业的很多学生,从一进校就知道以后要到哪个公司上班了。”该系主任王成江说,校企合作从学校招生就已经开始了。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的电梯专业来说,学校与日立电梯、永大电梯、鑫达电梯等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把企业近2至5年的发展规划、用工计划和学校的招生计划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将学校招生、企业招工、学生对口就业三个问题统筹考虑,做到了三位一体,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招生难、企业招工难、学生对口就业难的问题。

    在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电梯专业的教室前,“日立电梯班”、“永大电梯班”、“鑫达电梯班”的铭牌分外醒目;教室里,身穿不同电梯公司制服的学生正在认真听课。“我们电梯专业目前的7个班,都是实行的企业‘冠名班’管理模式。”电梯专业教研室主任张晓冬介绍,“引企业入校”的冠名班建设,成为新时期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每个冠名班,企业为班里提供奖学金、班级活动经费、工作服、教材和教学设施等。此外,企业还会定期来人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及相关技术技能知识。

    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该专业结合实际情况,将原有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个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两年,该专业向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博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企业输送毕业生近500人,并开展维修电工、电梯维修保养等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达8535人/日。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终身学习成为常态

    在商务管理系办公室里,该专业2013年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孙倩介绍了自己这两年的成长历程。“在实际操作环节,我相对有些欠缺。”孙倩的《财务管理》和《企业财务会计》这两门课,其中涉及“翻打传票”、“点钞”等实训科目。“为了参加大赛,学校从银行专门邀请技术人员到课堂上来,对我们和学生进行培训。”

    “以前系里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但在我们进行国家示范校建设后,师资力量培训成为校内的重要推动项目。这两年,系里的教师实力通过培训得到不断提升,进步非常明显。”学校商务管理系书记胡顺平介绍,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成立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规划专业改革和发展,选拔了多名教师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培养了二十一位“双师型”教师。经过两年的建设,教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具备了熟练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教师队伍的育人水平明显提升。

    计算机应用专业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强化

    对临沂桃源科技广场、临沂美承电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来说,临沂高级技工学校信息工程系主任黄国良等教师,可是他们特地聘来的“专业高手”,主要帮助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共同研发监控网络搭建等。

    近年来,通过示范校建设,该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构建了“学工融合、课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以智力支持经济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化功能。

    该专业招生由2011年的282人到2014年达到316多人,向临沂桃源科技城、华强科技城、山东浪潮集团、拓普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输送毕业生近500人,开展了计算机操作员、网络技术等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达20803人/日。

    此外,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也带动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共同发展。临沂市是物流名都,在打造国际商贸城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子商务专业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借助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开展实训教学,借助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开设网店,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刘桂全 柳俊林 石运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