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第2课时)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

!”

师:小朋友们,请再想想,小燕子会怎么说?把小燕子说的话补到横线上,然后连起来读一遍。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读。预设补到横线上的话:茄子是紫的,萝卜是白的!)

师:听了小燕子的回答,(屏幕出示,师生一起读)──燕子妈妈点点头,说:“很好。你能不能再去摸(mō)摸、捏(niē)捏它们,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

发放茄子、萝卜的实物,让学生摸一摸,捏一捏。

出示──小燕子又去了,      茄子和萝卜,回来高兴地说:“妈妈,妈妈,我发现           !”

师:小朋友们,请你发挥想象,小燕子到了菜园会怎么做、怎么说,然后把它们补到横线上,连起来读一遍。

(关于“怎么做”,预设补到横线上的:“摸一摸”或“捏一捏”;关于“怎么说”,预设补到横线上的:“茄子的皮很光滑,萝卜的皮很粗糙”,或者“茄子很软,萝卜很硬”。)

师:这到了最后哇,燕子妈妈的表情或者动作会是什么?又会怎么说呢?

出示──燕子妈妈       ,说:“        !”

师:请你想一想,燕子妈妈怎么做、怎么说?再把它们补到横线上,连起来读一遍。

【设计意图】关于本课文,现有教学设计多数都有“拓展延伸”之类的环节。比如,冬瓜( )( );茄子( )( )。这样的训练以加深或丰富对冬瓜和茄子的认识为首要目的,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性质没有得到体现,与文本的主旨也不符——这篇童话并不以介绍冬瓜和茄子知识为主旨。更多的设计以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你还发现了冬瓜和茄子有哪些不一样?”再以“我还发现了冬瓜   ,茄子    ”的句式来说话,看似在训练语言,但这个句式很简单,在课文里又反复出现,不在这个环节特别加以训练,学生也完全可以熟练掌握,训练效益不高,主要作用依然是拓展对冬瓜和茄子的认识,与在括号里填空没有多大区别。

本设计在认识蔬菜方面也有所拓展,但主要目的却在发展语言。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为了让学生明白,在问答式表达中,回答问题要根据问话安排语序。没有过多的知识灌输,而运用抢答的方式,过程中教师可以稍加点拨,形式有趣。这个步骤安排,还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下一个步骤回答问题时合理安排语序做好铺垫,二是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第二步,延续课文的语境,但加以变化,让学生模仿课文语言的同时能进行适度的灵活表达。提供给学生的语境与课文原文相似,但有几点不同:第一,比较物从冬瓜和茄子变为茄子和萝卜。第二,比较物茄子的顺序由在后变为在前。第三,比较视点由大小、颜色、长的小东西变为长在何处、颜色、光滑度、硬度。第四,观察器官从单一的眼睛变为眼睛加手。在延伸性的语境中尽管可以模仿甚至部分直接借用课文的语言,但增加了表达的广度和灵活性,有助于发展语言。这个步骤在师生互动中进行,教学任务完全在教师一步一步引领下完成,这是因为学生刚入学不久,放手过多不适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过程中,师生共读出示在屏幕上的语句——课文原文略加改造,有助于进一步内化课文语言,也有助于巩固识字。

(四)升华主题,结束全课

师:在燕子妈妈的引导下,小燕子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一次比一次把蔬菜看得更清楚了。你希望自己做什么事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准备怎么做让自己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师:无论做什么事,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都会一次比一次有了进步。老师相信,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学习、做事都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原载于施茂枝《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