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言 品读文本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

评析:

这个片段有两个可取之处:其一,适时插入课件,激发想象。课件一播出,大地裂开了,小草干枯了,花儿凋谢了……即刻感染学生的情绪,瞬间,那种对雨的迫切需求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会把自己当成雨点儿,去寻找自己该去的地方。其二,在这个片段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小雨点儿为什么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为什么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教师借助句式“看到___________,雨点儿想:_____________。”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勾起对大自然美的向往,倾吐对大自然的热爱。这就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技能,懂得语言运用规律。]

[片段三]

师:雨点儿到过的地方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书上是怎么写的?

生: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师:哪个字可以看出它的变化?

生:“更”。

师:“更”就是……

生:比以前红了很多,绿了很多。

师:以前没有花草的地方,有什么变化?

生:长出了绿花和绿草。

师:花草长得好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花草长得好。从“红”和“绿”可以看出来。

师:是啊,你们看,花草长得多好啊!

(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雨点儿欲滴,小草发芽,鲜花盛开,蝴蝶飞舞”的特写镜头。)

师:猜猜,现在这些小花、小草们会说些什么?

生:花儿可能会说:“谢谢你,雨点儿。是你让我开得这么美。”

生:小草可能会说:“谢谢雨点儿,又让我穿上了绿衣裳。”

生:种子可能会说:“雨点儿,多亏你了,不然我就不能发芽了。”

[评析: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一切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文本,领悟文本。当学生动情之时,不忘返回文本,让学生读书看课本是怎样写的。并引导学生理解“更”字,使学生对雨后的景色变化理解得更透彻。此时,再出示课件,引导想象,体会万物对雨的感激之情便水到渠成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