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汗》教学反思之二

语文A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找汗》是一篇充满童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童话故事,文本中较多的对话内容,如果仅仅靠教师的讲解,枯燥乏味。我在教学时通过教师引导和放手让学生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逐渐感悟课文。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通过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在授课伊始,我便利用CAI课件,让同学们从课件图片中直观地感受课文。结合本课的具体情况,我采用生动的画面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配上动物的叫声,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器官,从而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配以适当的动作有感情地朗读,增添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富有童趣。学生都乐意读出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兴趣盎然地和小花猫一起去找汗呢!
  一年级的小学生阅读能力比较有限,很难在一课时内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教学时,我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突出重点,集中精力精讲课文第二三两个自然段。示范读,指导学生读,分角色朗读,师生互动评价读,指导带动作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在第四、五自然段就让学生自主朗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读书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就完全放开,让学生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些问题还需改进。创设情境,表演朗读,这既激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也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这是孩子们独特的体验。这堂课在这方法有成功的个例,但量太少,还需不断地发现和挖掘。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不断继续努力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