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写作特点思考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狼牙山五壮士》课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两次讲到完成了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个问题,落脚点在“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一个关于表达方法学习的思考题目,旨在提示师生,学习写人写事的文章,要抓住能够表现人物特点和文章主旨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从而突出文章主旨。

“教师用书”对这个问题没有单独做出分析和建议。在“课文说”中,与这个题目相关的,有如下表述: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自然段),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写。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如果,我们将上述表述中加黑、加粗的文字直接教给学生,很显然,学生只能当作概念来记忆;如果课文讲完之后,提出课文中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作为一道题目来完成,学生无非就是记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了解到重点写第二次完成任务,使得班长马宝玉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感人。至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精妙,学生还是难以细细体验得到。不光是学生,老师如果仅仅是读参考书,自己也觉得枯燥。

怎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从而使学生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样的方法有些感觉?怎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写法”的“味道”?

我们不妨先来完成课后的第二个题目,想象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这个题目,按照常理说,并不难。而且,在我看来,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对于把握主要内容来讲,相对会非常容易,因此,这个题目可以一箭双雕:既了解文章顺序,又把握主要内容。

学生在处理了字词阅读障碍后,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完成这个任务──课文各个部分是有提示语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拖住敌人”,第三自然段的“引上绝路”或者“准备转移”;第四、五自然段“顶峰歼敌”(这部分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写谁在哪里做什么),第六、七、八、九自然段,写的是“跳下悬崖”。

需要关注的是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可以概括为“拖住敌人”,而教学用书概括为“痛击敌人”,很多老师讲课的时候,都是讲“痛击敌人”。“拖住敌人”是目的,结合上文,五个战士的任务就是“拖住敌人”,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而课文中写的是一边痛击,一边将敌人引上狼牙山──使敌人不能去追赶大部队和群众。我私下认为“痛击敌人”的概括或许还可以更加准确:他们是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在这里痛击,才“完成了掩护任务”,掩护的手段就是使敌人不能去追。所以,可以概括为“阻击敌人”,“阻击”即阻挡住痛击,使得敌人不能住追赶大部队和群众。

实际教学的时候,学生找出“拖住”“痛击”后,老师再给出“阻击”,引导学生讨论,看看哪个词语能够更好地概括这段文字的意思,包括他们做事的意图,只要学生再读课文,就能领会到“阻击”相对更准确一些。(这里让学生讨论“阻击”是否合适,是有用意的,是为了后面顶峰歼敌、分析为什么当作重点写第二次做个铺垫。)

第三自然段,到底是“准备转移”还是“引上绝路”?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这里面有个“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要,还没。这是学生读书不联系上下文得出的错觉。这时候,引导学生读书,联系“斩钉截铁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