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境,水到渠成的阅读教学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瘸蝉》是一个撼人心魄、令人惊叹的故事,苏格拉底为了帮助正在蜕变过程中的蝉脱壳,最终反而使蝉变瘸了。苏格拉底做了一件事与愿违的事,在他的努力帮助下,一只蝉竟然失去了飞翔的机会。故事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一方面,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悲剧。另一方面,故事也揭示出痛苦与挫折时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财富。于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可以用“三化”来概括:课堂结构简单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学习活动个性化。她突出了教学重点:学习新字新词,较好地解决了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所揭示的道理。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下面我具体谈谈。
  一、课堂结构简单化
  整堂课于老师设计了四个步骤:导入揭题,角色见面;初读感知,触摸角色;深读感悟,演绎角色;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步骤简单,突出了于老师简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的思想,而且思路清晰。
  二、理解感悟注重了情感
  在理解课文内容,走进文本,体会情感时采取“批注式”阅读出示中心问题:读读想想说说: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帮助蝉,他是怎样帮助的?结果如何?结合有关语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说一说,体会着读一读。生自读自悟。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于老师用一读代讲把学生带进文本。“刀剥皮,火烧身,剑剃骨,针穿心,这些景象想起来都会令人毛骨悚然。当苏格拉底看到蝉蜕变时的痛苦,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一系列让人难以忍受的场景。蝉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是多么的痛苦啊,这对他的内心带来多大的震撼阿!”引导学生体会着读。“蝉的蜕变带给苏格拉底巨大的震撼,他的内心如同蜕变的蝉一样正饱受着无法想象的煎熬与痛苦”。指导朗读。同学们,看看苏格拉底帮助蝉蜕皮的时候一系列的动作,想想看,当你在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觉来?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出苏格拉底动作的慢,轻柔,小心。水到渠成完成了一读代讲的感悟文本的过程。
  三、学习活动个性化
  1、朗读课文不是由老师指定学生而是让小朋友自己确定“我想让你来读”,充分地体现了于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思想。
  2、在深入挖掘主题时,于老师选用了让学生设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即将蜕壳的蝉,面对苏格拉底帮助的双手,你会怎样说?使学生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设想自己的就是一只即将蜕壳的蝉,进入角色状态,设身处地的想象,并将蝉于自身的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知不觉中,坚定了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战胜困难的决心。课堂上教师没有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刻意地做大段的说教,而是采用让学生立足文本,展开想象,进入角色,形成共鸣,自然而言的达到主题挖掘的深度,无痕引导,水到渠成。
  四、注意人文教育
  《课程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人文”一词,给我们语文老师一个信号,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于老师这堂课也注意了人文教育,做得非常完美。对于每个学生的评价都是鼓励,并且非常有亲和力。它体现了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总之,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者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把学生引进了文本,联系了生活,尊重了体验,感悟了生命,体现了于老师讲究教学方法,着眼创新发展的教学思想,是一节比较成功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