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真实的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远行的少年》
王欣婷 著
接力出版社

    2018年冬天,时隔八年我再次回到布隆斯格罗夫学校(Bromsgrove School)。这所私立学校坐落于英国中部的同名小镇,离伯明翰不远,是我度过14岁到18岁的地方。

    回布隆斯格罗夫学校前,我刚结婚不久,因为希望能和先生分享自己曾经的记忆,便趁着春节假期和他一起来到英国。一走进学校褐红色的大门,我便感到一种说不明的情绪在心里翻滚。逛完了整个学校,我们在我曾经的宿舍门口停下,一个从没教过我的老师刚好经过,竟然叫出了我的名字。突然间,我抑制不住地号啕大哭起来,一直到坐上回酒店的公交都没缓过劲儿来。

    我并没有想过自己与这里有这样深的情感连接,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说起我在英国度过的七年,最快乐和难忘的是大学的三年。和大学的自由比起来,初高中(GCSE和A-Level)的四年略带有压抑的底色,或许是因为当时年纪更小,因为寄宿生活那种相对封闭的环境,这四年对我的影响持久而深刻,哪怕此前我并未察觉。

    目前为止我出版了两本小说——《蓝茧》和《远行的少年》,都以留学生活为背景,但它们的核心是在陌生环境中的成长。处女作《蓝茧》出版后我尝试写过很多不同主题的小说,试图拓宽自己的创作题材。可那些尝试都成了“电脑文学”——储存在电脑里的文学,或许是它们跟我个人的情感连接不够吧,写着写着我总觉得自己在为编故事而编故事。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又琢磨起了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老师说过,只有编不出来的那些东西,才决定质感之有无。他在文章中写道:“过去所说的纯文学中的‘真生命’,就应由大量充满质感的文学体验聚合而成。所以,文学的真生命和文学的质感,二者是一致的。只要这真生命是作家自己的,那么,在它形成的过程中,作家定会积累起无数充满质感的记忆,一旦动笔,写出来的也一定是有质感的文字。”

    好像很自然的,从“真生命”我联想到了自己的留学生涯,特别是14岁那年独自一人来到英国的时光。《远行的少年》的写作总体来说很顺利,以至于有记者让我回忆写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想不起来什么。我想这种顺利还是要感谢生活经历这个宝库。

    一些看过《远行的少年》的朋友给我发来信息:“太真实了!”还有的说:“想问下你是什么时候写的,如果是最近写的,你的记忆力太强了!”其实我是一个记忆力很不好的人,14岁的事情也不可能样样记得清楚。

    打从一开始,我没打算,也没办法写纯个人真实经历的作品。但是,我确实希望这本书是“真实”的。这种真实并不来自于每个事件我个人都经历过,而是一种感受和情感上的真实,一种符合书中建构的场景的真实,一种每个情景都符合逻辑的真实。

    我读了当时自己写的日记,寻找一个14岁女孩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感受。那么我塑造的每个事件都要符合这个女孩可能做出的行为。我把《远行的少年》看作是一本成长小说,在阅读其他人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时,我也非常看重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但对我而言,我希望传达的变化是一种极其真实的变化,它不一定是英雄人物式的,它最好是来自于细微之处的,它是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是读者可以感同身受的。

    比如在这本书的结尾,虽然主人公有了很多改变,但我不想让她变成一个什么都很优秀的“超人”。她和英国室友交流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她的历史成绩只是A-,她还需要更多时间去继续成长,这一年只是一个开始。我希望读者读了以后,不论他/她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都能有代入感,而不只是觉得那是一个虚构的、离他们很远的故事。

    除了“真生命”和“质感”,刘绪源老师还说过“不可不编,不可太编”,他引用的是老作家周立波的话。我一直都深信“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远行的少年》和我个人的生命有紧密的联系,也来源于我的生活。但我希望它更是一部超越个体的文学作品,是大时代下对某个群体的记录。希望不论大人还是孩子,不论你是否有过留学经历,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

    [作者系一名“90后”,14岁赴英求学,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历史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专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