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与教育智慧的“合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吴老师请龚同学走到讲台上,对他说:“你挺会对话的嘛,就这样慢慢地就学会了和同学们——”龚同学大声说:“交通!”众人大笑。吴老师却说:“嗯,‘交通’,这词儿挺好的,一交就通嘛!”

    点评:在这堂课上,我和所有听课老师,当然也包括上课的孩子们,见证了瘦小的龚同学由自卑到自信的变化,从不敢举手到主动发言的进步。这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龚同学的不发言,是一个偶然的生成性问题,因为吴老师在北京备课时不可能想到在哈尔滨的课堂上会有这么一个姓龚的同学;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预设的问题,因为吴老师充满爱心的学生观,必然让她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同学,一直很胆怯从不举手的龚同学必然进入她的视野,也必然成为她鼓励启发进而转化提升的对象。三十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很是紧张。一位经常上公开课、富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别紧张,你多抽你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发言。一堂公开课,只要有几个积极分子发言,这堂课就被撑起来了,课堂气氛就显得很活跃。”当时我真是把这话奉为圭臬。而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所谓好的教育、好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上,而不只是那少数的学优生。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受到关注,都赢得尊严、获得成长,这不需要教师有多高的理论水平,只需要具备教育者的优良品质。

    “我想去北京听您的数学课!”

    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孩子们都不愿意离去。吴老师问:“想下课吗?大家烦了吧?”孩子们异口同声:“不想!不烦!”接着是叽叽喳喳的声音:“我最喜欢数学!”“我也是,我也是!”许多孩子一边说,一边把手举起来。吴老师问:“能给我这堂课起个名字吗?”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重叠”“重复”“画图课”“圈圈课”“既什么又什么课”“分类问题课”……

    “谢谢同学们!我们下课了!”可是没孩子动。吴老师说:“哎,下课不下课啊?”全班孩子们大声说:“不下课!”“真的不想下课啊?为什么喜欢这节数学课?或者说,你特别想对吴老师说什么?”吴老师问。孩子们继续七嘴八舌:“这节课太有意思了!”“这节课特别是圈圈的时候特别有意思!”“我觉得这堂课蛮好玩儿的!”“我觉得这节课过得太快了。”“我想转到吴老师班上去。”“老师,您讲得太好了,一说我们就能明白。”“这节课充满学问。”“以前我不喜欢数学课,可是现在吴老师一讲,我就喜欢数学课了。”“我想去北京听您的数学课!”……

    吴老师饱含感情地对孩子们说:“谢谢!谢谢同学们!下课了,再见!”这时候,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鼓起勇气说:“吴老师,我会做梦都想着您的数学课。”话还没说完,小姑娘的眼泪就下来了。吴老师走到她的身边俯身拥抱她:“小姑娘,老师也会在梦中梦见你的!谢谢你喜欢我!”

    点评:短短四十分钟的课,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这些孩子?当然有吴老师的教学艺术,但更重要的是吴老师那颗爱孩子的心。这颗爱心,充满了尊重、理解、信任、宽容,这颗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童心。爱心和童心,让这堂数学课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我是中学语文教师,但从吴老师这堂小学数学课上,却感受到一种情感的魅力与美丽。整堂课吴老师说得并不多,更多的时候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还有叽叽喳喳的“争吵”,而吴老师显然很喜欢这样的叽叽喳喳的课堂氛围,并参与到这叽叽喳喳的“合唱”中。我想到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一句话:“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吴老师正是这样幸福的人!

    (作者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学正高级教师、教育哲学博士,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