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 守好育人主阵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爱学课堂”让燕山小学学生爱上课堂

    实施“双减”政策,要求县域教育从校外治理和校内提质双向发力,把为学生减负作为“双减”的起点,进行一场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的教育变革,令行禁止,乘势而上,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济南市历下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教育使命,升级课堂教学、作业管理和延时服务等教育引擎,实现教育教学“换挡升级”,确保“双减”政策抓铁有痕、落地有声,坚定有力地守好育人主阵地,实现历下教育的高站位、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托举起“强国一代”的未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双减”方法论 重塑基础教育生态

    在“双减”政策下,历下教育从方法论的高度凝聚共识,统筹规划,对基础教育生态进行系统性重塑,以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回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回应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回应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

    1.调研先行,理清底层逻辑。历下区从三条线进行了大讨论、大调研、大摸底,涉及幼儿、小学、初中和高中全学段:一是在近1000名教师中,从教育风格、教学环节、教育评价和“双减”策略等维度进行“双减”大讨论,摸清教师从教情况的家底;二是在4500名学生中,从学校体验、能力发展、课堂期望、“双减”需求导向等维度进行“双减”大调研,摸清学生校内外学习情况的家底;三是全区学校全覆盖式听课视导,深入到学校课堂教学一线,对照着家长与社会的期望,找差距,查问题,摸清教学情况的家底和学生及家长的需求。

    通过分析这三个家底的数据,历下区认为,“双减”不是单纯的减负,也不是简单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不是课后服务等方面改革的简单相加,而是一场力度空前的教育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冲击,就是让“双减”政策的红利惠及每一个家庭和孩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对教育的育人属性和公益属性的强调与回归。

    2.辩证统一,注重顶层设计。历下区把“双减”工作纳入全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设置了“双减工作专班”,组织了多层次“双减”讨论会、专家论证会、意见征求会、家长座谈会和教师动员会等,在研讨中全区上下形成共识,拧成一股绳,共画同心圆。要从“刚柔相济”“加减相宜”“纵横相交”“内外联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等辩证统一的观点来看待“双减”。短期内通过标本兼治的方式满足学生校内外减负的需求;长期来看,则要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特色发展,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与成长需求。

    3.以终为始,树立逆向思维。作为落实“双减”工作的主力军,一些一线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认识上或者落实上的误区,比如,有的教师把“双减”单纯地等同于减作业,有的教师把延时服务仅仅理解为替家长看孩子。历下区根据先期预判和专家论证,把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以终为始,逆向思考,从“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终极追求这一角度逐一回应,要求教师们在落实“双减”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塑教育教学新样态,高效率执行,推动历下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4.由隐而显,激活实践智慧。历下区教师队伍中有众多的“四有”好老师,既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又有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更有在某个领域精耕细作、卓有成就的专家能手,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实践智慧。在实施“双减”的过程中,历下区通过“双减”优秀案例征集、“双减”沙龙、专题论坛以及教育教学年会等形式,把他们隐含的实践智慧激活,聚合力量进行思维交锋、共享共建,成为全区教育人的实践智慧,达到了众行者远的效果。

    “爱学课堂” 创设“从游”育人模式

    “双减”之后要回归教育原本的模样,不忘育人初心,因此要形成系统思维,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打造育人生态。而其中的核心工作就是守好课堂这一主阵地,做好优质教育生态的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为此,历下区对标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重构当前线性的、单一的、碎片化的学科教学体系,着力创设“爱学课堂”,为学习者设计以跨学科为主要特征的“五育融合”、主题式、项目化体系,让学生浸润在综合性、体验式、开放式、探究式的课程教学新样态中重构教学。

    “爱学课堂”坚守“两个坚持”的原则:

    一是聚焦核心素养导向,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历下区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筑牢立德树人统领地位,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五育并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坚持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实现深度学习。这要求历下区注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其成长规律与认知世界的方式,尊重其个性化需求,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关键要素,以多元视角来设计课程,实现课程的统整。历下区把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作为此次课程教学换挡升级的主要目标,着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爱学课堂”教学体系。以课堂学习为核心,整体设计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的一体化,释放、增强每一名学生的生机、活力与学习的动机,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思维生长。

    教育家梅贻琦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爱学课堂”属于“从游”的育人模式,从“教”的方面来看,让教师爱教、能教、会教、教好;从“学”的方面来看,让学生爱学、能学、会学、学好,师生同心同行,共享生命拔节生长的快乐。

    具体地说,“爱学课堂”主要有三个方面突出的特点:

    一是构建了符合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范式。

    山大附中以项目式学习引领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该校遵循“学生即项目,课程即项目”的课程理念,开发了涵盖中小学十二年一贯制的学科项目和跨学科项目363个,建立了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深度学习体系。甸柳一小探索建立“思维生长型课堂”,其主要特征是搭建真实生活情境和教学问题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聚焦重难点核心问题,通过思维解惑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组合作等形式,创造动手实践的“体验场”、融入身心的“践行域”、用心领会的“思考园”。辅仁学校基于概念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和燕柳小学的“小主人课堂”,注重发挥与生活的连接,发挥情境、问题和活动三要素的富集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学的结构化,激活学生思维,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锦屏幼教集团秉承“尊重幼儿天性,支持自主发展”的教育观,构建了适合园本的“自主性发展课程”,以“自主签到、自主计划、自主晨圈、自主生活、项目式学习、混龄自主游戏、和平桌”为活动环节,实现了一日环节皆课程,一日环节皆教育

    二是创新了教研方式,不断促进教师精进教书育人实践。

    教师是落实“双减”、提质增效的主力军,是“爱学课堂”的实施主体,更是“五育融合”的主导力量。为培育“四有”好老师,要求教师适应智能时代的变化、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三全育人”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三适应”,历下区在引导教师教好书、育好人上下功夫,营造人文关怀氛围,着力搭建协作平台,在全面实行联片教研的基础上,开发了区域智能研修平台,通过创新教研方式“人工智能+教师教研”,让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棵苗。

    思政学科成立以济南五中、明德中学等学校为核心的五大片区教研共同体,用学片联研的形式共同探讨如何用好“思政之盐”;体育学科采用笔试+技能展示形式,让体育教师在“综合类”素质大赛中亮出“硬实力”;3000余人参加了全员研题比赛,在教师素质大检阅中练兵强素质。各学校分管校长、教务主任率先打样、上示范课,将研究的氛围传递到教研组、备课组,让“爱学”的理念落实到每堂课、每个人,形成立体全方位教育教学研究生态。

    此外,历下区与湖南永顺县开展对口帮扶,结成“对子”,将“爱学课堂”的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资源带到永顺县,培养起一支带不走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促进当地基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历下区也在对口帮扶、输出“历下经验”的同时,充分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潜能,提升了自身的教育实力,以专业的功底、现代的教育理念、前沿的研究视角,持续精进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走向辉煌。

    三是“心育”为“爱学课堂”注入新动能。

    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历下区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课程的活动体验性,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自我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在体验和对话中培育健全人格、积极情绪体验、发挥个人潜能等积极心理品质,获得自我成长。

    历下区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568名,上好心理课,做好心理辅导,为学生解惑、强心。这种以“心”助力爱学课堂的做法和经验,得到山东省教育部门的推广。历下区在全省率先开启了以“致敬建党百年,共赴书香之约”“追溯文化根脉,悦享盛世书香”为主题的思政社会实践,全区8万余名未成年人通过“红色实践”传承红色精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红色基因在师生的血液里流淌,为人生打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