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创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维度、6板块、144主题”课程内容,让每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近年来,深圳充分利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示范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等平台,借助“深圳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落地,以顶层设计为引领、重大项目为抓手、教科研基地为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深度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创新。

    (一)以制度文件为纲领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圳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系统推进“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变革,深入推进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广泛实践。

    (二)以项目为抓手深度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

    项目引领,是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近年来,深圳市整体谋划了学校课程建设、中小学创客实践室等20多个重大项目,有效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面向社会和学校开发与遴选1000门特色课程,推动构建了以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为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先后启动了三批学生社团建设,培育了一批精品社团,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和综合素养提升;资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小课题研究,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16项学生小发明获国家专利;建设300个中小学创客实践室,于国内率先出台创客教育系列标准及指南;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系列活动,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金奖数占全国的20%。

    (三)以教研科研基地建设为平台重点培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成果

    为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推进机制,深圳每年立项市级教育规划课题近400项,累计建设中小学科研基地学校40所、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基地23个、教育专家工作室80个,举办深圳教育论坛、大湾区基础教育创新论坛,搭建高端教育宣传平台,初步形成一线教学研究人才辈出、课程与教学优秀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势头。

    本次选编深圳1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德育与心育创新、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学习方式变革和创新教育探索等方面,结合学校或学科特点,瞄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入探索课程与教学改革,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践创新模型和教学典型案例,以飨读者。 

    德育与心育创新

    拓展生命“长宽高”: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多年来,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深耕生命教育理论探索与课程建设,按照“循序渐进、点面结合、纵横推进、螺旋上升”的研究思路与路径,以生命为原点,以理论为先导,以课题为抓手,以实践为检验,从校本实践、课程建设、区域推进、共同体构筑、学习中心建设、推广辐射等入手,构建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致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学情的生命教育课程实施路径。

    一、研发指导纲要,夯实课程基础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贯彻立德树人宗旨,学校研发《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生命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全面梳理生命教育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提炼本土生命教育理念:以人的生命成长为主线,致力于生命的统整与和谐发展,以呵护人的自然生命(生命的长度)、完善人的社会生命(生命的宽度)、滋养人的精神生命(生命的高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长宽高”,让每个生命充分实现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推动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共享

    学校始终把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和实践作为要务,紧扣课程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牢记生命意识,完善生命知行,追寻生命意义,组建专家智库,整合各方资源,编写出版《新生命教育》(一至十二年级)实验用书22册。围绕“健康与安全”(生命的长度)、“养成与交往”(生命的宽度)、“生涯与价值”(生命的高度)六大模块,构建了内容完整、学段贯通,专设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及各类教育活动有机渗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家校社三方参与的“3维度、6板块、144主题”课程体系。与此同时,组建由全国160所生命教育基地校组成的课程实践共同体,以实验用书为抓手,以共同体的形式共研共建共享课程实践。

    三、创新课程样态,丰富课程载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推出“大疫面前,勇敢成长——青少年生命教育公益课23讲”,在线学习近300万人次;发放生命教育免费电子书,10万余人受益;开展线上师资培训和专题讲座,累计受众超10万人次。学校始终致力于生命教育课程的可持续新常态建设,开发生命教育线上共享资源,建设生命教育体验馆,共建生命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筹建生命教育网上学习中心,深入探索构建“家校社政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生命教育新机制,以此不断完善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以人为本、多元参与、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协同开展的生命教育生态系统。

    生命教育,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开展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活出生命之美,深圳市新安中学在路上。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 袁卫星)

    “汉字德育”体系构建及其育人模式

    深圳市民治教育集团民顺小学从中华文化的本源——汉字中汲取营养,融合德育要素,首提“汉字德育”主张,历经十多年探索,守正创新以德育为纲、以汉字为目的德育新路,为培育师生文化自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汉字德育’体系构建及其育人模式”项目获评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创新十大优秀案例”、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改项目与课例展示活动“优秀创新项目”奖,同时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一、基于“汉字德育”理念,建构一个体系

    “汉字德育”不是“汉字+德育”,是在汉字文化的探索中开展德育。项目组精心挑选96个汉字,激活其中蕴藏的爱国、诚实、责任等德育要素,依“寻汉字源头—询道德智慧—循品格养成”路径,创造性建构汉字德育体系,包括:理念创新,把“激活汉字德育功能,培育师生文化自信”作为核心理念;内容创新,把汉字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家国情怀、审美意识作为德育重要内容;路径创新,在学校、班级、课堂三个层次上落实“以字育德”;载体创新,开设“汉字德育”课程,凝练课堂模型;构建“五维度”评价系统。这个体系像树又像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二、开发一套课程

    学校开设“汉字德育”课程,编写并出版《汉字德育读本》(涵盖小学六个年级),配套出版《教师用书》;建设“汉字德育”资源库,制作微课150多门、配套教学课件100多个;开展“汉字德育: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创校的实践”课题研究,凝练“以字育德”课堂模式。

    三、探索三条路径

    让学校文化濡养中国精神。包括建设有品位的校园风景、增强有特色的文化陶冶、坚持有传承的国学诵读、开展有坚守的主题活动等。

    以“班班有字”凝聚班级力量。依据班级特点,每班选取一个汉字进行研究,并以此创建班级文化,形成“以字成规—以字促育—以字立德”的基本模型。

    以课堂教学培育文化自信。以字为基,德智相融,作为“道德与法治”的拓展课程,汉字溯源、故事明德、经典载德、践行养德,在课堂主阵地落实汉字德育。

    四、厚植文化自信效果显著

    助力学生品德发展,“文化自信”落地生根。浙江、西藏、福建等7个省份的几十所学校成为本项目的实践基地,惠及数万名学生。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汉字德育”受益良多,既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素养,又增进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计师”层出不穷。项目开发引领了区内9所学校百余名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推广更带动数百名教师参与其中,站在课程设计的高度上,对“汉字”与“德育”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及审视,历练出自己的“独门功夫”,催生了一批“课程设计师”。

    反哺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区域德育新风尚。“汉字德育”打破了教学与德育的边界,推动了学校课程的整体建设,让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有效融合,“研究共同体”吸纳了优秀的兄弟学校加入研究团队,他们纷纷表示,“汉字德育”既生动有趣,又厚实高瞻,是新时代思政建设的创新之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