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课程水乳交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记者走园

    独具岭南园林气质的大门、青砖古瓦的建筑装饰、随主题变换的民俗主题大厅、小型猎德文化博物馆……走进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猎德幼儿园,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园内的猎德景大型建构区,更是提取天河区猎德社区本土特色的建筑元素,制作了祠堂镬耳山墙、猎德牌坊等模型,让幼儿在民俗文化情境中,快乐游戏,健康成长。

    基于社区丰沛的文化资源,自2014年建园起,猎德幼儿园就找准定位,秉承“耕道、猎德、尚美”的办园理念,深入挖掘、整合、利用猎德社区民俗文化资源。该园以亲子活动为抓手,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构建五大领域课程内容,形成家、园、社三位一体共融共育体系。

    地域民俗文化为课程开发注入源头活水

    2014年,陈蓓蓓初到猎德幼儿园担任园长时,面临一系列挑战。她通过调研发现,该园与其他小区配套园不同,猎德村中多数村民三代同堂,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社区共育意识不强。

    如何破局?“作为办在村居中的幼儿园,我们要将根深深扎到村民生活的土地上,积极主动融入社区,以此撬动家园合作。”猎德村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了陈蓓蓓的注意。

    猎德村是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岭南水乡,有传统的6座祠堂、龙母庙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猎德醒狮、猎德鼓等声名在外。在陈蓓蓓的力推下,猎德幼儿园通过调研走访,向学前教育专家、民俗文化专家等借力借智后,决定以“根”的传统文化传承为理念,开发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幼儿园与社区融合课程。

    “为建设好‘根’的传统文化传承课程,我们将幼儿所见所闻所感的生活经验,融入课程开发实施中,让幼儿在学习中记住乡音、乡土、乡愁。”陈蓓蓓介绍说,猎德幼儿园确立了“基于儿童、融于生活、体悟文化”的课程理念,从社区的文化、自然、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入手,以幼儿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为主题,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合理选择有特色的民间音乐、故事等,制定分层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春暖花开话清明、感恩孝亲敬重阳、猎德娃娃话龙舟……猎德幼儿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幼儿易于理解的内容提炼、整合,充分融于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文化浸润中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何避免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割裂?猎德幼儿园从地域文化中的衣食住行、人际关系、自然地理、口头语言、节日庆典等七个方面,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建立了课程资源库。

    教师是赋予园本课程生命力的创新者

    “为什么我们班那么多人姓李?”关注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郑锶墁查阅发现,猎德村李姓村民较多,有两个李姓祠堂,“祠堂是猎德村有特色的文化遗迹,是姓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郑锶墁带领幼儿走进祠堂参观,感受姓氏文化。不少幼儿对祠堂浮雕图案很感兴趣。返园后,郑锶墁就在美术区引导幼儿用工具、材料,展现自己观察到的浮雕,将课程开发与幼儿兴趣点相结合,生成了“猎德宗祠”课程活动。

    “倾听、关注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兴趣,并挖掘寻找兴趣背后的教育意义、价值,是课程活动的重要生发点,也是推动课程持续深入的关键。”陈蓓蓓认为,教师不是既定园本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赋予园本课程生命活力的创新者。她鼓励教师将园本课程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并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现实需要,把时间、空间、主导权交给幼儿,多途径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刚推进实施民俗文化园本课程时,猎德幼儿园部分教师不太擅长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存在直接告知幼儿答案的现象。因缺少提问、猜想、深度探究等学习环节,幼儿学习兴趣不高。为引导教师超越惯性,猎德幼儿园通过年级组教研、大集体教研、年级长一对一指导等,引导教师探寻幼儿兴趣点,以问题牵引激发幼儿参与性,促进深度学习。

    教研提升了教师民俗文化课程的研发、实施能力,他们迅速成长为课程建构的“共舞者”,幼儿园也呈现出班本课程各美其美的景象。

    家园社共育为孩子编织幸福童年

    每逢端午节,猎德村的龙舟活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猎德幼儿园大(4)班几乎所有男性家长都有划龙舟的经验。耳濡目染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成为幼儿的期盼。幼儿园引导亲子共同体验端午节民俗活动,在家长的陪同下,幼儿兴致勃勃地在猎德“龙船塘”观看“起龙”,在“猎德涌”边观看龙舟“画花”。

    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思维、表现与创造能力,猎德幼儿园还引导幼儿与家长利用不同材料,探索制作龙舟作品。幼儿冼子洋祖孙三代人就一起做出了木龙舟作品,爷爷给木龙舟做造型,父亲调整龙舟结构,冼子洋负责磨砂,小手牵大手,一起体验了猎德“龙舟文化”。

    如何引导家长真正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陈蓓蓓说,猎德幼儿园注重家庭、社区与幼儿园的一体化融合,通过木工、广彩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亲子活动为抓手,发挥家长、社区在主题课程资源中的作用。

    广东省博物馆与猎德幼儿园相距仅1.4公里,为让幼儿了解猎德“龙舟文化”,该园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广东省博物馆参观猎德“花龙”。在讲解员和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对猎德“花龙”的外形特征、花样纹饰等有了初步认识。

    为进一步运用好社区资源,猎德幼儿园邀请博物馆民俗专家、猎德村老艺人等,给幼儿园课程研发、实施提供理念、方法、资源等帮助。该园还与省、区博物馆合作,构建互相促进的合作型课程模式,形成以幼儿园为主导、博物馆为辅助的课程组织方向,博物馆与幼儿园共同研发“文博走进幼儿园·猎德娃娃话龙舟”等形式丰富的主题课程。

    如今,猎德幼儿园已从新建园“蝶变”为优质园。作为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领衔园,该园还发挥“领头雁”作用,与猎德冼村教研片区的11所幼儿园形成联盟,引导更多幼儿园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与价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