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三江源头 扎根高原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西海锁钥、海藏咽喉”高原古城西宁,坐落着一所古朴典雅、学脉绵长的高等院校——青海师范大学。自1956年创建以来,学校历经青海师范专科学校、青海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等发展阶段,扎根高原开展教育事业,形成了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十大门类,成为一所具有教师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培养了毕业生12万余名,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使命,奋力开拓创新,开启了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发展新篇章。

    教育援青 引领事业发展

    2018年,在国家“教育援青”的号召下,在青海省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精神的指导下,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史培军教授赴任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开展“教育援青”和对口支援工作。上任伊始,史培军不顾高原反应,深入学校18个二级学院逐一调研,到任一周内便与各学院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沟通对接。带着沟通中收获的宝贵意见建议,他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带着项目与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一同参与、一同研讨,带领大家提升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还为学校事业四处奔波,努力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肩负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史培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与学校各级各部门群策群力,紧盯国家、地区和社会需要办学治校,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带头深入钻研省情校情,以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解师生之所困。这种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深深感染了青海师范大学的每一名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全心全意为学校事业奉献的工作作风也感召和引领着学校党员干部与师生员工不懈努力,加快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牢记宗旨 绘就发展蓝图

    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5所国家教育部门直属高校对口支援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9所地方高校战略合作共建的新格局。4年来,学校柔性引进对口支援高校专家30余名,培养和引进团队10余支,聘任10名对口支援高校专家教授担任学校相关学院院长和重点实验室主任,40余名国内一流专家教授受聘为研究生导师,60余名教授受聘为兼职教授,300多名专家教授承担了夏季小学期的授课任务。500余名本硕阶段学生赴对口支援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为了进一步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学校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编制《青海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远景目标,提出了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引领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制定了立德树人、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文化建设、对外开放、基本建设、治理体系十大重点任务,绘就了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学校紧紧围绕办学定位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并完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着力构建“93111”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了通识课程改革横向打破学院专业壁垒、育人改革纵向穿越学段年级层级的新模式。学校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届“夏季小学期”,使全校师生共享对口支援高校名师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高水平学术讲座,拓宽了学习和学术视野;持续优化调整学校专业布局,14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青海省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师范专业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3门课程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教育部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覆盖全校所有师范专业,学校师范教育的主体地位和规模优势得到巩固。

    在有序规划与大力推动下,学校获批历史学、地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地理学、数学等11个学科参加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获批新增数学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外国语言文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

    4年来,学校先后获批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重点实验室,获中国科学院授牌“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青海基地”,“公共文化服务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作为扎根青海的师范院校,学校大力加强与各界的交流合作,与北京市、玉树州、首都师范大学四方共建附属玉树实验学校,开创了高原民族地区现代化基础教育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落实学校在西宁市的三所附属实验中学的“属地化”管理,让学校的基础教育事业有机融入地方办学,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迈出新步伐。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是关键。学校多措并举强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4年来,新增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2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和“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3人入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205人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和青海省“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等人才项目,引进和培养博士130余名,构筑拓展了人才“蓄水池”。

    面对“教育援青”的历史机遇,学校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对口支援、交流合作的范围和内容,构建了由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

    潜心科研 助力青海发展

    在着力提高育人实效的同时,学校也将科研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助力青海发展。作为国内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研究领域的专家,校长史培军为推动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率先提出“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概念,建立了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灾情评估模型,构建了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结构体系、灾害风险科学体系、区域重大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指标体系,促进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和综合防灾减灾战略的制定,主持完成了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等10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综合评估。

    担任青海师范大学校长以来,史培军紧扣“生态强省”建设开展青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资产评估,带领专家团队在三年间辗转数千公里,针对高原盐湖和小球藻固碳潜力及高原人群健康进行系统的科学考察、研究与评估,切实服务青海省“双碳”战略和“一优两高”战略;组织科研团队,开展高寒矿区(木里煤矿)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为青海省废弃矿区复绿与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服务,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1年果洛玛多地震和2022年海北门源地震发生后,史培军带领科研团队第一时间深入震区,调查收集一线数据,形成科研评估报告,为及时掌握地震灾害数据、准确研判灾害影响和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切实体现了学校科研服务地方的作用与能力。

    “三院”建设 引领科研创新

    在浓厚科研氛围的带领下,学校聚合高原研究优势,瞄准中国及国际高原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搭建青海省高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人才高地和高端智库,引领科研创新。2018年10月,青海省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在青海师范大学成立。至今学校已与36个科研院所、高校、政府部门、国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成新型的政校、政研、校校、校企科研协作责任共同体和具有省校共建特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一代协同型、创新型、开放型国内一流研究机构。

    研究院开创性地设立高原教育、高原地理与环境、高原生物、高原历史与文化、高原健康、高原经济、高原大气水文、高原能源与资源等九大研究领域,应对九大研究领域,建有5个研究中心和64支由国内一流专家担任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汇聚500余名省内外专家学者开展系统的科研创新、人才培育和智库咨询工作。学校连续三年举办“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打造了在国内外高原科学研究领域声誉显著的学术品牌。截至目前,高科院获批国家、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项目及在研项目12项,牵头完成1项省级重大专项。各科研团队共发表科研论文527篇,获批及申报专利50项,出版学术著作45部,形成智库报告20余期。

    学校还推动成立了“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打造“两弹一星”精神科学研究、思政教育、文化宣传和人才培养的阵地,为深入推进“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引领汇聚了新动能。依托地理科学和公共管理等学科优势,学校挂牌成立“高原应急培训基地”,组织编制完成《青海省应急管理学院可行性报告》,并列入国家应急管理部门、青海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青海省应急管理学院建设工作,提高青海省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在“三院”数十支高端科研团队的带动引领下,学校学科建设得到了有效支撑,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能力明显提高。

    4年来,青海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学校全国排名(上海软科排名)从2018年的525位跃升到2022年的259位,跻身地方高校一流行列,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青师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