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乡土资源 丰富课后服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我所带的二年级(1)班38个孩子参加了课后服务。在学校“基础托管+素质拓展”的模式指导下,我根据学生爱做手工的特点,融合汕头轻黏土手工艺文化特色,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轻黏土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制作手工艺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潮汕瓷器、潮绣、潮汕木雕等都是潮汕名片,制作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展。

    放寒假期间,在了解轻黏土手工艺文化的基础上,我安排学生以“虎”为主题,与家人或小伙伴一起创作轻黏土作品,并组织了一次以“虎虎生威,向阳而生”为主题的轻黏土手工艺品展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手工艺作品制作过程。比如,张铭铄介绍说:“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创作的五福萌虎,每一只小老虎都代表着美好的祝福,我祝福大家虎年大吉、虎虎生威。”展示会后,我将学生作品放在班级橱柜里,课间时孩子都围在橱柜前欣赏栩栩如生的萌虎。于是,我萌生了成立轻黏土手工艺品社团的想法。

    为成立轻黏土手工艺品制作小组,我选出6名种子选手,组建6个活动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轻黏土工艺品制作。我们从制作萝卜、汉堡、蛋糕、草莓等食物开始,发展到制作衣服、交通工具等,再到设计班级标志物——向日葵。

    轻黏土手工艺品社团的成立,一方面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本土工艺文化,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课后服务的丰富性。

    成立社团,让课后服务项目自然延伸。半年实践,我惊叹于学生的创造力,一块块轻黏土在孩子小巧的手里,魔法般地变成了宇航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茶具……不同主题的作品装点了我们的教室,其他班师生经过我们教室时,都会投来惊奇与羡慕的目光。下课时,孩子在操场疯跑的现象减少了,课间围在一起欣赏和潜心制作手工作品的情形多了;孩子相互之间打小报告的次数少了,相互交流分享自己作品的情形多了。于是,我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继续引导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增添了许多孩子的生活乐趣,他们不再与电视为伴,他们可以有更多时间与同伴相处交往,可以在手工艺品制作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成立课余玩伴团,联动社团课内外时空。随着轻黏土手工艺品社团活动在课内外的连续性开展,孩子又自发成立了毛线娃娃手工社团,发展出课余阅读小队与运动小队,孩子一起创作诗歌,一起为诗配画,一起共读童话书,用不同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课后服务时间,我们的教室里常常充满欢声笑语。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班以小组为单位共读了《神笔马良》《七色花》《一起长大的玩具》,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制作了一张张读书卡,这些小小的读书卡蕴含着浓浓的书卷香。

    巧挖乡土资源,可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本土文化;可以形成班级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情谊;可以打造班级独特文化,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成长。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汕头市北墩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