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影像陶行知: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教育家、思想家,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1917年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等,并创办晓庄学校等,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

    1927年3月,江南还没有进入梅雨季节,但是淅淅沥沥复淅淅、滴滴答答再滴滴的春雨,在悄无声息中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和平门外的小庄,春雨中聚集了几个人,其中一个远远望去格外明显,短衣箬帽,赤脚草鞋,挥舞的锄头最有力。他不是农民,而是留美博士、教育家杜威在中国最得意的学生之一——陶行知。此刻,他正在和师生一起修建一所学校——南京市实验乡村师范学校,计划招生20人,但到开学时,仅13人报名,校舍也还没盖好……

    13人就13人,照样举行开学典礼。在半山腰搭起4个帐篷,校长陶行知发表“迎新致辞”:“我们不同于平常学校,一无校舍,二无教员。我们的校舍上面盖的是青天,下面踏的是大地,我们的精神一样要充溢于天地间。草屋不过是避风躲雨之所。本校只有指导员而无教师,我们相信,没有专能的老师,只有经验稍深或学识稍好的指导员,所以农夫、农妇、渔人、樵夫都可以做我们的指导员,因为我们很有不及他们之处。我们认清了这两点,才能在广漠的乡村教育道路上前进……”

    13个学生就敢办学校,还没校舍没教员?多多少少有点像“骗子”……要打消这种疑虑,只能做出来。

    1928年冬,一个白雪皑皑、寒风凛冽的黑夜,学生蓝九盛被分派到宿舍前面的山岗守夜,与他一同守夜的还有校长陶行知。到达山岗前,蓝九盛看见校长穿着粗麻布大衣,头戴破旧猴哥帽,不仅不惧严寒,而且精神抖擞、谈笑风生……

    平时,校长打着赤脚、穿着草鞋,在太阳底下与学生一起种菜、施肥,面孔晒得黝黑,使人辨不出谁是校长、谁是老农民。陶行知的工作日程排得很紧,没有一刻空闲: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起床,在煤油灯下写文稿,复来信。天亮后参加晨会与体育活动,白天忙于指导学生教、学、做,接待来宾,参与会议,晚上在灯下与学生谈思想,总结生活经验,开展辩论,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到深夜……他常常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开展辩论,敢于坚持真理……

    校长和学生一起睡泥地、吃豆芽、同生活、共甘苦的精神与行为,慢慢冰释了学生与家长的疑虑。陶行知还为学校筹经费,为学生答问题,为儿童设小学,为成人开夜班。每日黎明即起,午夜始睡,从不知疲倦。学生笑着说:“陶先生,您真要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是的,当年堂堂的留美博士去做这样的事,不仅学生不信,社会上的人更不信。有官不做,有福不享,有名不要,跑到乡下和一群农民创造新教育、新社会?肯定“别有野心”。

    这不,开学的同年深秋,陶行知收到了冯玉祥的一封电报,邀请他北上主持教育行政工作,据说还要他出任河南省教育厅长。学生听说后私底下议论,也有老师忍不住问陶行知是真是假,师生都已经对学校有了感情,学校也改名为晓庄学校,陶行知郑重答复:“晓庄事业,我要用整个的身子干下去。”北上前一天,晓庄晨会,陶行知当然也出席,与全体师生约定归期,“决不过期”。北上之路,陶行知思念师生,寄诗一首:“无语泪汪汪,涌出愁肠,千珠万滴赴长江……洗手作羹汤,无限思量。”最后,陶行知如期返校。

    随着校长的躬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位留美博士是真正的“自己人”。于是,学生逐渐增加,陶行知又在附近十几个村子借地筹办学院。学院内设有幼稚园、小学,一个指导员带领10多位师范生,实行边做边学边教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全校只有一个工友帮助挑水。做饭、种地、扫除等生活事务全由师生亲自动手,当校长的陶行知也不例外。

    这种“不例外”,正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的体现。陶行知说,我们之前的教育,是先生教授,不许学生发问。到了第二阶段,师生讨论,彼此质疑问难。第三阶段,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讨论,在做上质疑问难。到了第三阶段,就是教学合一,而第四阶段,才是“教学做合一”。

    晓庄学校正是这样做的。自己养鸡,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做孵鸡实验,像极了今天的项目式学习。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以自然为师。晓庄最反对的就是盲目读书盲目做。学校到处都是这样的痕迹。学校图书馆叫“书呆子莫进馆”。陶行知主张:读书如用刀,不快便须磨,磨刀不切菜,何以见婆婆?学校大礼堂叫“犁宫”,犁宫门柱上有一副对联,陶行知亲笔书就: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黍麦稷菽下工夫……

    可惜的是,没多久晓庄就被迫关门。最后,陶行知又辗转重庆,办了育才学校。但陶行知一生的功绩不仅在这两所学校,更多在他的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和民主教育等六大教育运动,窥一斑而知全豹,他是真正教育救国的践行者……

    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做的是真正的“小事”,但又是真正的大事,让我们怀念很久很久的大事。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道尔顿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童心绘师     下一篇:治校方略800封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