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说“双减”是一剂“良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双减”一年来,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作出的积极探索有效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双减”为基础教育生态重构开出了一剂“良药”。

    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在基础教育生态系统中,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场域,稳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是基础教育生态的重中之重。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双减”政策的出台,倒逼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双减”后,甘肃省陇西县各类学校坚持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业考核与评价、教学研究等环节,构建切实可行的量化考核细则,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教学过程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的公益属性进一步彰显。近年来,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另造教育体系,侵蚀了教育的公益属性,破坏了基础教育生态。陇西县严格按照“双减”政策要求,把准方向,全面停止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坚持依法取缔一批、规范提升一批,严厉打击非法办学、违规培训等行为。“双减”政策不仅要求消除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乱象,也迫使学校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减少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依赖,让校外培训“大降温”,在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的同时,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

    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下更大功夫、投入更多精力发展自己。高效课堂的落实、作业层次的优化、课程研究的挑战、综合评价的探索、终身学习的要求等都在考验教师的成长力,这势必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审视职业成长路径。“双减”是教育任务,也是成长契机,落实“双减”的过程亦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迅速成长的过程。“双减”以来,陇西县统筹发力,以“减”促“增”,用有质量的课程、优质的教育内容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课后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不是学校实施了就行,而是要提升服务质量。陇西县着力深化课后服务供给侧改革,建立红色教育、绿色生态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等实践基地,倾心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努力构建育人新模式。为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陇西县推出“5+N”“3+2”或“4+1”课后服务模式,即“五育”并举辐射培养N种兴趣,3天常规辅导加2天社团活动或4天常规辅导加1天社团活动的模式,开设了球类、武术、刺绣、剪纸、棋艺、书法等课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兴趣和潜能得到了有效挖掘,多样化的课程为不同兴趣、特长的孩子搭建了个性化成长平台。

    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双减”政策的落实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以来,陇西县各学校以家委会、家长学校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引领和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打造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并重新建构了家校社关系,形成了家校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生态。

    (作者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局驻陇西县督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