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书阅读,一路追寻自我存在的意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面对短短数十年的现世生活,浑浑噩噩、生不如死者有之;筚路蓝缕、惨淡经营者有之;吃喝玩乐、逍遥自在者有之;闯荡天地、饱览四海者有之。每个人都有选择过何种人生的权利和自由。但我仍旧觉得,不在这短短的一生中体会一种除了满足物欲之外的更大快乐的话,未免有点太可惜:那是一种摆脱了偏执后的欢乐与轻松,是一种挣脱了沉重物质束缚和利益计算的巨大解脱,是一种思维的深度浸润,一种与智者穿越时空进行对谈的酣畅惬意。而想获得这一切,最方便、最廉价、最高效的手段就是阅读。

    阅读,始于真挚的共情

    幸运的是,幼年的我便体验到了阅读在灵魂上带来的巨大慰藉。那时我大概5岁,父亲从书店买了一本大故事画册,里面每一篇故事都是以漫画形式讲述的,随书还附带了两盘磁带。一次,我在卧室边听故事边翻看画册,忽然对眼前一篇关于“小黄花”的故事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尽管故事的题目早已遗忘,但我依然清晰记得故事的梗概:有一朵小黄花长在南山下,没有爸爸和妈妈。风吹又雨打,蒲公英嘲笑他、小草排挤他、小动物们可怜他。他一个人落泪在天涯。忽然有一天,太阳妈妈照耀他,安慰他,因为他是太阳妈妈心中独一无二的小黄花。

    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联想自己在幼儿园被欺负的事,越看越难受。这些无人疏解的孤独涌入心头,终于哇地一声哭出来。父母惊恐地冲进卧室,问我怎么回事。我哭道:“妈妈,小黄花好可怜,跟我一样,好可怜啊!”

    后来上中学才知道,这是与书中内容产生了“共情”,是“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共鸣和深度对话”,是一种“高阶的阅读体验”。

    从小学到中学,我的阅读一直没有断过。从插画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古代英雄人物》《宇宙的奥秘》,到《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再到全本的“前四史”“四大名著”,我都颇有兴致地翻过几遍。其间,父亲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他平日虽忙,但只要回家都会带几本书,然后顺带仔细整理那几乎填满了整个书房的书架。我性格内向,因此父亲的书房就成为我童年得以消磨光阴的世外桃源。

    父亲经常在书房里读书,还时不时与我聊些读书心得。我那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怂恿父亲带我逛公园,伴随着昏黄的街灯和忽隐忽现的河塘,我与父亲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聊历史、聊时政、聊文学,从书里聊到书外,从文字说到人生,每次谈到很晚才回家。父亲让我懂得,阅读不是痛苦的死记硬背,不是机械的消化吸收,更不是完成一次“我比你懂得多”的张狂和炫耀。

    阅读,是一种理解、对话、思考:当我在书中随着内容的起伏而不断在经验和感情上反复沉潜的时候;当我与他人围绕某些话题展开讨论,或天马行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的时候;抑或是我在读罢一卷书,于精神世界生发出一种感想、一种信念、一种穿越历史的心心相惜的时候,真正的阅读便发生了。

    阅读,让思想在内心扎根

    上大学后,受同学影响我开始向专业化、有深度的阅读领域挑战。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专著,诸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彼得·沃森的《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霍金的《时间简史》、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文化精神》、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

    《万历十五年》是同窗好友温旭东推荐给我的。表面上,这本书讲万历十五年中国的政治、经济等状况,乍看没什么稀奇,但深入阅读后才知道,作者通过大量摘取历史关键性史料深入探究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形成的缘由、特点及历史走向,让我们穿透纷杂的历史卷宗,整合并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也明白了此后明朝的历史如此走向的缘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典范著作。

    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带领我这样的理科门外汉一脚踏入自然科学领域。在众人眼里,提起自然科学总会想到一些纷繁复杂的公式以及各种古怪的数学符号,而这本书把宏大无边、高深莫测的宇宙起源、演化、发展历史,用一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大众娓娓道来。读完这本书,相信你会为这天地的恢宏和万物构成的奇妙而赞叹不已。

    在阅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著作过程中,我开始对诸如人生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等宏大命题产生思考,对哲学发生了兴趣。为了寻找解答根本问题的良方,我深入阅读了一系列哲学著作,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这本书不仅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还展现出中国人思想中“天人合一”“阴阳互化”“出世与入世精神共存”的特性。这就引导我在思考问题时,可以从辩证的角度取得不同的答案,从而为构建自我的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我又认真读了“四书”,被《论语》里接地气的生活智慧、《孟子》中充满仁爱精神的循循善诱、《大学》中融天下于一胸的浩然正气,以及《中庸》里身心中和、不偏不倚的君子之风所濡染。此外,我还粗读了《老子》《庄子》《周易》以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中国哲学在结构上的言简意赅和思想上的博大深邃而折服。

    与此同时,我还阅读了一些西方哲学著作,被西方哲学理论体系的严谨恢宏、秩序庞大所震撼。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尤其对尼采和叔本华那种汪洋恣肆、亦庄亦谐的哲学风格较为青睐,对祁克果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则心有戚戚。

    迄今为止,在我所读过的西方哲学著作中,有两部最觉深刻:一部是柏拉图记叙老师苏格拉底在人生最后一刻传道内容的“斐多篇”,中译本由杨绛先生翻译,薄薄一本书,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解答生死轮回的奥秘,彰显人类向往真理、直面死亡的理性光辉;另一部是林欣浩所著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把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描绘得通俗易懂,颇有《万物简史》的轻松风趣。哲学是一种系统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论,它极大丰富了我的灵魂,让我的精神世界更加自由。

    阅读,提升职业幸福感

    大学毕业,我走上教师岗位。刚开始,我与多数新教师一样怀着满腔的激情和十足的干劲,恨不得把所有知识和对教育的热情都倾倒给学生。可期望越高,现实中面对的落差越大,为什么我自认为讲得很有趣,有些学生还是会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为什么我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什么一个概念反反复复讲了几遍,学生还是记不住?会不会是自己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于是,我又广泛阅读了一些教育专著,这些著作为我制定自己的教学策略打开了思路,极大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

    约翰·D·布兰思福特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和彼得·C·布朗的《认知天性》从科学的角度用实验数据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活动顺应了人的生理和心理本能;人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成果事半功倍等。其间展示的种种规律,可作为构筑自我教育教学观的底层框架。

    布拉德利·布什的《学习的科学:每位教师都应知道的77项教育研究成果》和关在龙主编的《高中语文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则从具体方法入手,通过大量科学实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介绍了可供实操的教学策略,让我的教学成绩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幅度提升,通过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任务,我把课堂上讲的机会、表现的机会留给了学生;通过编排课本剧、开展主题演讲及辩论赛、创作小说、拍摄短视频等项目式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不仅习得了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增强了对祖国的理解和热爱。

    朱永新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为我们全方位展示了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模式。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我们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根据发展趋势未雨绸缪,让自己与学生更好适应即将到来的时代变革。

    这些教育专著帮助我逐渐拨开教学的迷雾,一步步走向师生共生、教学相长的境界。让我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也让我的灵魂得以充裕。

    阅读,在心灵观照中成长

    在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偶尔会被种种不良情绪困扰,更不用说人到中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于是,我把阅读的动力从追求知识“向外看”的境界转化为“向内求”的精神成长。此时,我重读了《庄子》。通过仔细揣摩、品味其中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小故事,我突然有了一种“人生还能这样活”的领悟,进而一步步解构、重塑人生观、价值观。我从一个凡事追求完美、永远要当优秀、为了赢得他人好评而做事的人,逐渐变为一个尽人事而不纠缠结果、懂得适度放下、一切以自身的身心安宁和快乐为上的人。我发现,随着心灵的解放,身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体内许多不适感也自行消除了。这一次我似乎读懂了《庄子》,也由衷感叹中华文明的健全和完备:一种成熟的文化不仅要教人如何积极进取,也要让人懂得放下和归隐。

    此外,我还详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和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从这些著作中,我学会了如何爱自己、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安稳住自己的内心。

    当下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阅读已然成了一个既流量爆表又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词。说它流量爆表,就在于各行各业、上上下下都对“阅读”充满了执念,阅读俨然成为一种刚需、一种仪式。说它让人避之不及,就在于对许多人来说,阅读代表了人要面临一种费劲解码的痛苦,许多人宁肯多花两个小时刷短视频,也不愿花两分钟读一段行文正常、稍有深度的文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