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书阅读,一路追寻自我存在的意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阅读,其实很简单。正如人饿了要吃饭,精神饥渴了就要通过阅读来满足灵魂层面的需求。而人在吃饭时,可以选择吃健康的食物,也可以选择吃“垃圾”食品。吃什么样的食物,往往导致我们产生怎样的身体状态。同理,当我们与伟大、优秀的作品为伍,就能享受到上好的精神食粮,从而给我们的灵魂带来全方位的滋补和营养。

    阅读的终极目的,不在于借知识的丰富而自夸与炫耀,而在于自身因阅读而达成身心和谐,因洞见了某种规律而变得通透,因明确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使命而问心无愧。

    (樊超,新疆库尔勒市第三中学教师,库尔勒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州级骨干教师。)

    十本书书单: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

    杨绛 译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人是如何学习的》

    〔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

    程可拉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国史大纲》

    钱穆 著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学习的科学:每位教师都应知道的77项教育研究成果》

    〔英〕布拉德利·布什 爱德华·沃森 著

    滕梅芳 袁博 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2021年版

    《高中语文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

    关在龙 主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

    《庄子》

    孙通海 译注

    中华书局2016年版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朱永新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版

    《当下的力量》

    〔德〕埃克哈特·托利 著

    曹植 译

    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自卑与超越》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曹晚红 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年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