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见请新校长给自己放“三把火”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9-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学期,新气象,有些学校也换了新校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校长不是官,教育不是能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新校长也请暂缓烧“三把火”。

    首先,我们先看看这些新校长原来的身份。

    如果新校长是其他学校平调过来的,教师可能会打听这个校长在原来学校的为人和管理方式等。如果这个校长在原来学校的口碑很好,那么这所学校的教师可能适应起来会更快一些,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但毕竟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新校长首先要做的是适应新学校,而不是快点烧“三把火”。

    如果新校长是空降过来的,教师在充满期待的同时还会对新校长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当教师还不能认可,还没有接受新校长时,如果过早地烧“三把火”,很容易引起教师的抵触情绪,可能会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果新校长是自己学校提拔的话,新校长对学校原来的各种情况很熟悉,教师对新校长也是知根知底的,照理来说放“三把火”也是正常的。但是有些隐性因素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学校里有人可能会不服。如果这样的话,新校长放“三把火”很容易产生阻力。而且,普通教师由于已经适应了原来的学校管理方式,有可能会对新校长的“三把火”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我们要看看校长放的是什么样的“三把火”。如果只是简单地做诸如推倒一堵墙、新建一条艺术长廊之类的校园格局改变,新改变若还不如原貌的话,教师会认为新校长在做“烧钱”的事情。如果新校长是做集体备课之类的教研方式改变的话,教师可能会认为新校长在“哗众取宠”“折腾老师”。如果新校长是做诸如把上班时间提前和教学岗位大调整之类的改变的话,势必会使一部分教师改变原有的作息和教学习惯,甚至会损害一部分教师的利益,也不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育是慢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校长急着烧“三把火”,往往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学校的各项制度和工作都有延续性,如果不是政策性或常识性错误,新校长推翻前任校长工作的话,容易造成一些工作的脱节。

    有人可能会说,难道新校长就应该照着老校长的老路子走,不能有自己的新想法吗?当然不是。老校长之前好的制度、好的做法要沿袭下来,新校长有新的、好的想法也可以试着去实施,但不能操之过急。

    新学期,新校长其实最应该给自己放“三把火”。

    新校长给自己放的第一把火是“适应之火”。新校长要尽快熟悉学校所有教师,能够叫得出所有教师的名字,知道教师的性格特征、教学与管理水平等。新校长要熟悉校园,熟悉学校原有的规章制度,熟悉学校原来存在的问题等。

    新校长给自己放的第二把火是“热情之火”。既然走上校长这个岗位,就应该担当起校长的责任。新校长要热爱教育,要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着想,点燃自己的“教育热情之火”,提前规划,用心做教育,让广大教师感觉到新校长是来做事的,而不是来做官的。

    新校长给自己放的第三把火是“智慧之火”。管理学校需要校长的智慧,校长要动脑筋,要用智慧来管理学校。校长要用真诚和智慧赢得广大教师的信任,让教师感觉校长是为自己考虑的人。校长要用智慧给教师减负,让智慧的管理在学校成功实施,让学校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让教师在快乐的氛围中工作,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新校长如果想放“三把火”的话,最好还是先给自己放“三把火”。等到自己被师生接纳,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来之后,看准时机,在教师接受的情况下慢慢去试行一些可行的做法,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初级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