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笔谈孩子的未来在你手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在自己的有效期内,在孩子尚能被你引导的关键时期多多付出、用心陪伴,相信孩子的收获也将是充盈和富足的。本期刊发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教师郭文红的第三篇文章——

    ——————————————————

    与一个多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朋友聊天,我问他:“你们面试或者录用一个人,这个人是否有才艺、有特长真的那么重要吗?会弹钢琴的人当中能有几个郎朗?”

    这个朋友笑了笑:“我们看重的不是面试者的技艺有多精湛,而是他习得技艺背后的那份坚持与毅力。”

    原来如此。

    看来,从小被父母逼着练书法、弹钢琴的孩子,童年也许更忙碌、更辛苦。但20年后,等待他们的会是比别人更多的机会。而这些机会,都源于他们童年时代在坚持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毅力和品质。

    我坚信,20年的坚持一定会让一个人发生巨大改变。有人可能觉得20年的时间太长了,效果太不容易见到了。那么,请让我来告诉你,即使是短短两个月的坚持,也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开学已经一周了,我明显感到班里有三个孩子进步非常明显。我是从哪里感觉出来的呢?

    首先,这三个孩子变得从容、自信了。在以往的常规口算练习中,他们的状态常常是这样的:慌慌张张,不是没带书就是找不到笔,总之就是迟迟不能进入口算练习的状态。

    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大概率只能做到别人一半左右口算练习题的水平。如此这般,他们订正口算练习题的时间就会很长,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一个——孩子的口算不熟练。所以他们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还不能取得好成绩,多次的失败更是让三个孩子丧失自信与勇气,看见口算练习题就想躲。

    越怕越躲,越躲越怕,形成恶性循环,口算成绩整体下滑。

    可是现在呢?三个孩子很自信,因为自信所以从容,因为从容更加自信。他们现在可以轻轻松松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口算练习题,正确率高达100%。我问及原因,孩子淡定地对我说:“我都会!妈妈在家给我练习过了……”

    其次,三个孩子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了。上学期,三个孩子因为口算总不过关,下课后经常被我请到办公室订正补写。孩子年纪小,心里总想着玩,所以每次到办公室改错题都心不在焉,应付了事,往往错上加错,这就更增加了他们的挫败感。

    如此一来,三个孩子经常垂头丧气,我也有些“气急败坏”,这情形搞得我们的心情都不太好,无论我事后如何向三个孩子示好,但我总盯着他们改错题的行为,还是让他们感到不自在,总是躲避我,对我敬而远之,这严重影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但现在,三个孩子的口算练习题都能做对了,我就不用总盯着他们,他们也不用再“惧怕”我的目光了,我们现在都感到很轻松。一下课,三个孩子也能自由自在地快乐玩耍了,看着他们“没心没肺”笑呵呵的模样,我也感到无比轻松与愉悦。

    再次,三个孩子的学习更加自如了。以前,三个孩子在课堂上的状态一直让我揪心,因为他们的思维永远处于不在线状态,有时甚至听不见我喊他们的名字,完全不知道我问的问题是什么。

    这样的状态下听课效果可想而知,每天批改他们三个人的数学作业也成了一件令我头疼的事情,因为他们的作业好像是“外星人”写的,批改完之后的订正又是一场伤脑筋的拉锯战。

    可现在,由于口算能力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提高了,上课听讲虽然还没有达到全神贯注的程度,但也能跟上大部队,可以比较自如地按照要求完成当堂练习,一周以来课堂作业没有出现过错误。

    如今,看到三个孩子的变化,我怎能不发自内心感到高兴?但同时我也非常明白,这些变化绝不会凭空而来,必然是他们的父母在假期下了一番大力气的。

    经过与三个孩子的沟通我了解到,他们父母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孩子的口算练习,口算练习持续了整个暑假。三个孩子因为在暑假里坚持口算练习而夯实了基础,收获了开学后的轻松自如,而三个孩子的这份坚持自然是来自他们父母的责任与坚守。

    每天陪伴孩子是很辛苦的,但若父母看到孩子开学后的状态,我想再多的辛劳应该都会随风而去,剩下的是满心的甜蜜与欣慰。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发现,两个月的坚持就能让孩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那么坚持两年呢?坚持五年呢?坚持十年呢?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在自己的有效期内,在孩子尚能被你引导的关键时期多多付出、用心陪伴,相信孩子的收获也将是充盈和富足的。

    此时,我想起仓央嘉措的诗句,将其稍加改动,用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上也是极好的:

    每天,

    你见,或者不见,

    孩子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念,或者不念,

    作业就在那里,

    不多不少。

    你陪,或者不陪,

    孩子的命运都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

    (郭文红,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南京市德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