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激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5-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班级活动内容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关乎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可现实中,许多班级活动都是学生的行为在“动”,心却未被“激活”。

  我曾让学生自己策划并组织班级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参与度极高。但活动进行时,他们兴奋地大呼小叫,起哄鼓掌,让主持人一度难以继续,草率收场。我问自己:这就是我要的班级活动吗?这就是趣味性、参与度吗?

  我开始思考班级活动内容的真趣味与真参与,开始思考班级活动的时效性与持续性。真正的班级活动,并不在于学生的“动”,而是在于学生的内心被“激活”,入形、入心、入神。

  于是,我策划组织了《青春同行——“班级之星”颁奖晚会》活动。奖项设置有“责任之星”、“爱心之星”、“学习之星”、“文艺之星”和“Super-boy/girl”(寝室集体奖),力求多方面、多层次给予学生体悟与收获的平台。颁奖形式大致相同,但我设置的颁奖流程却别有洞天。

  第一个环节,每个获奖者选一位自己崇拜的科任教师为他写颁奖词。为减轻科任教师的工作量,我提前写好颁奖词。

  第二个环节,巧设颁奖人。为了让活动的参与度更高,发挥活动效能,选择颁奖人我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如“责任之星”的颁奖嘉宾,我会找一个平时习惯不好、缺少责任感的学生,并授予颁奖嘉宾荣誉称号。当他宣读别人的事迹时,不仅可以更好地学到同学的优点,还可以得到同学的热情掌声,体验被人肯定的幸福。一举多得。

  第三个环节,放飞梦想。获奖者从同伴手中领取自己的证书及奖品,并将自己的获奖照片张贴到班级的“能量墙”上。这样的环节,定格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内心爆棚的幸福与前行的力量。

  这次活动在三个环节的贯穿下有礼、有节、有序地开展,所有学生在不同的获奖者身上看到了方向,全部“动”起来了。但活动只到达了入形、入心,还不够入神。只有学生的内心真正被“激活”,班级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才会体现。

  接着,我与学生对策划活动进行了改进,让班级活动不仅兴趣与意义齐飞,更是快乐与收获并存。比如《十班好声音》活动,重点不再是旋转式座椅,而是学生平台的搭建与自身价值的发现;《乒乓有爱》活动,重点不再是技术能力的比拼,而是在趣味中体会团结合作的快乐;《幽默会议室》活动,重点不再是搞笑的桥段,而是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每个流行元素的背后,都是一次教育素材的提炼;每一次活动内容的重新建构,都是为学生搭建悦纳自己与超越自己的平台。

  我相信,真正好的活动内容会让学生体悟到:优秀并不遥远,只在一念之间。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我读品蕙先生     下一篇:童心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