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学者齐聚上海,热议——新课标如何落实到具体而真实的学校场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褚清源) 11月19日,由《优教育》、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基础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创造·探究·实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主题研讨会暨《让学生创造着长大》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成员张民生,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杨向东,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成员、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主题聚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与会专家共同探讨新课标如何落实到具体而真实的学校场域,为理解和落实新课标提供了理论视角与实践指南。

    作为上海和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亲历者,张民生认为,新课改从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到学科核心素养细化,使学科核心素养可教、可学、可评、可测,并得以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共通的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特有素养为结构而建立,并以此为育人目标,对应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而培养“创造人”,便要让学生在“做中学”“研中学”“创中学”,将学科知识转化为项目或问题,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创生过程的真实情境中提升素养。

    崔允漷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背景下的新教学要体现四个特点——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崔允漷重点围绕“学科实践”和“综合学习”解读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为什么明确提出学科实践?在他看来,从原来的“自主、合作、探究”,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再到今天的学科实践,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学科实践就是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他同时指出,知识一经割裂就还原到了“信息”水平,容易丢失背后的思想、情感。综合学习就是以素养为目标,以内容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路径,建立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与自我的三重联结,让学生经过反思实现自我发展。

    杨向东在分享中指出,从教育总体目标到学科教育目标,再到学段、学期、单元、课时目标,育人目标体系存在逐级脱节现象,而构建以核心素养模型为中介的育人目标和质量体系,则使教育总体目标、学业水平考试、课程实施三者之间形成有效连通,以核心素养为纲,重构课程内容,明确阐述各学段的学业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考该学科的学科本质,在此基础上思考其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具有哪些持久性的育人价值,进而凝练出该学科所能承载的核心素养构成,明确每个构成的内涵及其主要表现,由此实现总体目标与学科目标在核心素养上的内在统一。

    作为《让学生创造着长大》一书的作者,张华认为,大观念教学是以学科大观念为核心内容,以学科实践为主要过程,以发展学生概念性理解与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在大观念教学中,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概念性理解的工具。概念性理解或概念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而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唯有大观念教学才能把这三种高阶思维汇合并发展起来。这样的教学和课程离不开教师的创造与实践,因此教师要成为课程创生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