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为新时代师范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南师范大学始终高举师范旗帜,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把握历史主动,在铸魂育人中传承师道初心。1938年,在抗日烽火岁月中,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等先贤高擎教育救国旗帜,提出“做文化的先进,国民的导师”的办学理想,创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为抗日救国培养了一大批师资和革命先锋。84年来,我校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因师而建、由师而兴、依师而强,把服务引领教育发展、培养优秀师资作为自己的使命,建校至今已培养了50多万名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仅湖南省就有58.5%的高中专任教师毕业于我校。近年来,我校培养了包括“优师计划”在内的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近4000人,目前在校师范生约12000余人。学校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坚定从教初心,争当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高举师范旗帜,在教师培养中提升师范素养。“优师计划”对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意义深远。我校坚持弘扬教师教育特色,在人才培养中致力“优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思政引领,发挥湖湘文化优势,依托100多个实践基地深化师德践行,涵养教育情怀。注重资源倾斜,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9个,其中13个参与“优师计划”培养的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了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注重课堂赋能,开设了乡村教育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等特色课程,增强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应用,提高“优师计划”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注重实践提升,学校连续33年举办“未来教育家”竞赛,打造师范特色赛事品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近两年竞赛成绩均居全国参赛高校首位。学校还主动承接“国培”“省培”计划等,近3年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2万余人,为助力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作出了自身贡献。

    深化改革创新,在协同提质中实现共同发展。教育部启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这是着眼中国教师培养体系革新的创举,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意义重大。我校作为牵头高校之一,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在属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湖南师大组团经过多轮校际沟通,深入调研论证,出台了实施方案,形成了“1+3+1”交叉协同工作模式。今年7月以来,组团高校间已经开展了专家互访指导、干部挂职交流、师资专题培训、学生交换学习、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等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科研共进,建构起“师范教育的共同体”,协同提质成效初显。未来,组团还将以“优师计划”为契机和牵引,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心怀“国之大者”,在服务重大需求中彰显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勉励他们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湖南师大始终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己任,每年师范毕业生约80%到中西部地区任教。积极向社会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主动面向“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花垣县、贵州黔南州、新疆吐鲁番以及湖南平江、涟源、新化、武冈等欠发达地区开展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累计提供学位约12万个,“师大系”成为湖南乃至全国基础教育一张亮丽“名片”。我们还十分注重发挥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作用,建立了十多个“乡村外语教育实践基地”。此外,我校还积极创办乡村教育研究院,依托校友企业家联盟设立枫叶基金,大力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矢志师范教育,围绕“优师计划”,完善培养机制,砥砺育人担当,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有情怀、有品格、有担当的一流师范大学。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