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教还是学(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5-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个性化和互动性,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过度使用信息技术,也使课堂教学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一线教师该如何合理、恰当地使用好这些现代化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到底服务于教还是学?

  ———————————————————————————————————

  补齐课堂“教”的短板

  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压缩,但是“画龙点睛”之讲也是必不可少的经典之作。当教师的抑扬顿挫听得有点疲惫的时候;当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已经被学生“常态化”的时候;当教师的语言无法达到自己所想要表达的语境的时候;当教师的思维无法丰满到展开学生思维翅膀的时候,信息技术来了。它是“教师”内涵的延伸,可以让课堂到达一个理想的高度和深度,让“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身临其境”成为可能。

  但是它不可以代替“教”,因为“教”是有温度的事业,是任何高端的信息技术还暂时达不到的境界,尤其是在小学低年段,“教”能够随着孩子的脉搏跳动,能与孩子的呼吸同步,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之共鸣。信息技术只有与教师的“教”有机结合、无缝对接,才能显示出特有的魅力。

  信息技术犹如一件漂亮的衣裳,因为有“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之说;它也仅仅是一件衣裳,因为它要随着“四季的轮回”和“时代的变迁”而变换。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黄荆庄小学 夏玉珍)

  

  信息技术要服务于学

  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战胜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标志着信息技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人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信息技术为人类服务,就像我们已经使用多年的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教学。但是我认为,今后还应该让信息技术更多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我给孩子下载了一个听故事软件,打开手机,孩子就可以听到自己喜欢的故事,标准的读音,充沛的感情,比我读得好多了。我的同事给儿子报了一个线上作文班,本来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孩子居然开始喜欢作文了。这些新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这些孩子出生在信息时代,一出生就开始与电子产品打交道,天生就有敏锐的信息学习意识,所以与其费尽心思把知识呈现给他们,不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他们自己去信息的“森林”里寻找。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第二小学 董余兰)

  

  谨防“机灌”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是,其不足也日益彰显。一次回家,我看到侄女的学校录制了许多课堂视频,让学生利用休息日预习自学,相当于把课堂搬回家。侄女认真观看后告诉我看不懂、学不会,我只好再给她讲。这件事引发我深深地思考。

  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还是学?我认为,信息技术是“教”与“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当教师在教学生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但教师的亲和力、人格魅力、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关爱等,都是信息技术不能给予的。学生学习时,遇到疑难点,有时需要教师帮助,但教师不能时时在身边,看看视频解决也是不错的。有些现代化的课堂充满了声光电,使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然热闹非凡,但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以前是“人灌”,现在是“机灌”,这是需要纠正的。 (山东省龙口市胜利第六十中学 于世才)

  “辩课”栏目关注课堂教学改革领域的热点、焦点、疑点问题,广泛展开辩论,呈现核心观点,引发读者思考。

  欢迎您提供话题或来稿。

  下期预告:《现代课堂,让学生会学还是想学?》

  投稿邮箱:276510614@qq.com

  来稿请注明“辩课”

  截稿日期:5月18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